南山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17个专科23位专家组团“摆摊”义诊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向雨航/文 张文新 黄坷/ 图
2020-11-26 20:13
摘要

义诊专家中,不仅有医药界别的政协委员,还有通过“三名工程”项目引进的高水平医疗团队、和南山区区域学科联盟的专家们,涉及17个专科,共有23位专家,大部分都是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平时都是“一号难求”的

南山区居民在家门口看名医专家将会越来越方便。11月26日上午,南山区政协携手“三名工程”团队和区域学科联盟专家举行的“健康南山、病有良医”大型义诊公益活动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正式启动,首场活动就有来自17个专科的23位专家组团“摆摊”,活动持续了近2个小时,就诊人数达200多人,发放秋冬季节疫情防控资料100多份,受到群众的好评。

此次活动也是南山区政协界别工作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一次具体行动。据悉,未来,这种大型义诊公益活动还将深入南山区的各个社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当天,南山区政协主席陈军、副主席黄险峰和刘根平,南山区卫健局副局长朱薇,以及协和深圳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到现场支持义诊。

120余人网上报名预约义诊

“医生,我的腰痛几年了”、“我的右胸上边长了一个硬块”、“我的口腔老是发炎”、“我头部经常长小包,奇痒无比”… …26日上午,协和深圳医院义诊现场,热闹非凡。据了解,医院发布首场义诊活动的通知后,就收到了120多个患者的网上预约报名,不少患者更是早早就来排队等候。56岁的刘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是冲着脊柱外科主任易伟宏过来的。

原来刘女士颈椎痛了很多年,曾在几家医院看过,但一直没有效果。“女儿关注了医院的公众号,知道今天易主任会来义诊,儿子和女儿特地带我过来找他。”刘女士说。易伟宏详细询问了她的病情,看了CT片子和体查后,告诉刘女士她的病情不严重,属于正常的老化,“平时少看手机、少劳累,不会有大问题的。”最后,易伟宏还耐心教给她生活中预防颈腰椎病痛的一些方法,刘女士和子女满意而归。

此次大型义诊活动的主题为“健康南山、病有良医”。近年来,在南山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以建设南山区医疗集团为核心,南山区正深化医疗卫生机制改革,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动“病有良医”的实现,打造健康深圳“南山样板”。

据介绍,义诊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专家阵容“豪华”、质量高。记者看到,义诊专家中,不仅有医药界别的政协委员,还有通过“三名工程”项目引进的高水平医疗团队、和南山区区域学科联盟的专家们,涉及17个专科,共有23位专家,大部分都是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平时都是“一号难求”的。在义诊现场,这些专家针对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并结合饮食、生活习惯等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此外,针对秋冬季节新冠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特点,医院还特地安排医护人员现场进行健康宣讲,发放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健康教育资料,提高大家的防控意识和健康理念。

“这种义诊活动非常有意义。”参加义诊的南山区政协委员、南山区胃食管反流及早期胃癌内镜筛查区域学科联盟盟主、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康文全说,“平时我们出门诊的时候,患者多,接诊时间有限,不可能与患者有深入的交流,而义诊活动不一样,不仅可以为有需要的患者免费义诊、免费咨询,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群众平时挂专家号、主任号难的遗憾,还有时间可以与患者深入沟通,促进医患交流。”

南山区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站站长、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文清也表示,这种义诊活动也是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民生和关注老百姓的一种渠道,“在活动中多与患者、医护人员联系,收集社情民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势,推动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

已参与13个区域学科联盟的建设

作为南山区医疗集团内的龙头医院,近年来,协和深圳医院积极履行公立医院公益职责,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医院和区域国际化医疗服务中心为目标,始终把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大抓手,推进各专科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着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为“病有良医”的实现作出巨大努力。

南山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南山区医疗集团党委书记兼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党委书记陈渊青介绍,为尽快推动“病有良医”的实现,南山区医疗集团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区建设30个区域学科联盟。截止目前,已在全区规划建设20个区域学科联盟,其中,协和深圳医院就参与了13个区域学科联盟的建设,担任盟主的有9个,担任副盟主的有4个。同时,自2014年以来,医院还通过各级“三名工程”项目,还大力引进了17个高水平医学团队,学科建设能力逐步提升。

“区域学科联盟建设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动联盟内学科与社康之间无缝对接,推动工作重心和优质资源的双下沉,提升基层整体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陈渊青说。对此,她也希望在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站的带动下,把区域学科联盟、“三名工程”团队等各种优质医疗资源“链接”起来,吸引更多的专家下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提高整个辖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不断为南山居民健康谋福利。

创新界别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义诊活动更是南山区政协创新界别工作、发挥界别委员优势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8月,南山区政协创新成立了深圳市首个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站,该工作站的成立旨在拓宽界别委员的履职渠道,搭起联系群众的桥梁,更好地发挥界别委员的集体智慧和作用。

南山区政协主席陈军指出,义诊活动的举行充分发挥了界别委员工作站的桥梁作用,把辖区内的“三名工程”高水平团队、区域学科联盟等优质医疗资源链接起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缓解辖区居民看病难,尤其是看大专家难的问题,不仅有力提升界别委员履职的水平,也有助于推动辖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他还表示,未来,在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站的组织下,以“健康南山、病有良医”为主题的大型义诊公益系列活动不仅要发动更多名医专家的加入,在辖区各医疗机构、街道或社区不定期举行,还要结合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义诊等多种形式的医疗健康活动,让南山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他也希望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站不断创新,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把政协工作的触角伸向基层,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并充分发挥好人民政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其它界别委员和工作站树立榜样和典型。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向雨航/文 张文新 黄坷/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