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5G大会在广州举办先导论坛。大会先导论坛以“5G与媒体业之变革、变局”为主题,聚焦疫情之下,媒体如何运用5G革新生产手段,与4K、AI、AR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推出了5G直播、AR/VR新闻产品等新兴传播形式。
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中国媒体事务部部长璩静在第二届世界5G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中国媒体事务部部长璩静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她提到“5G将不仅是一场技术升级,更会融合联接、AI、云、计算、行业应用等形成5大重要机会。有了全球最好的5G网络,有了‘5机’协同,各行各业包括媒体行业在内将有条件共同创造价值”。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5G大会将于11月26至28日在广州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为“5G赋能 共享共赢 5G+, By All for All”。
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嘉宾,大家好。我是璩静,目前负责华为集团层面国内媒体事务、对外沟通等。非常高兴代表华为公司参加世界5G大会媒体分论坛。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5机”协同,共创媒体新价值》。
现在,5G很热门,大家对5G技术的认识水平,比十一年前华为刚研究5G的时候要深入多。今天咱们在广州开会,我想起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开过一个玩笑,他说,5G用广州话说是唔知,唔知就是不知道,当时5G技术有什么特征、趋势和应用场景,完全都是不清楚的。2009年,华为从一篇土耳其教授论文开始,十几年来累计投入40亿美元,近万研发人员不懈努力,构筑了华为在5G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与领先。今天,全球5G网络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共有101张商用网络,5G手机及各种模组终端也超过400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已部署了超过60万个基站,覆盖300多个城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5G连接数达到1.6亿。可以说,中国拥有全球最好的5G网络。
通信技术10年一代,新业态无法事先想出来,只有网络能力具备了,才能产生。就像3G刚开始,没有人会想到微信,4G刚开始,也没人能想到移动支付、抖音直播。在华为看来,5G不仅是一场技术升级,它更会融合联接、AI、云、计算、行业应用等形成5大重要机会,我们称之为“5机”。有了全球最好的5G网络,有了“5机”协同,各行各业包括媒体行业在内将有条件共同创造价值。那么,新技术如何在媒体融合中应用?有三个观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点,寻找刚需。如今,每个行业都会谈到5G,谈到5G三大应用场景,包括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海量联接,整个社会对使用5G的意愿都非常高。但我想说的是,从行业角度来看,意愿不等于刚需。需求在哪?如何找到一套标准对需求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值得大力投入的有价值的需求?
华为提出四个标准,供大家探讨:技术相关性、商业潜力、产业链成熟度和标准化程度。技术相关性是指在特定应用场景下,5G相比起其他联接技术,是不是最优选择。比如,WiFi没有办法满足高清视频回传,5G可以解决;商业潜力,指的是能不能围绕应用场景形成商业模式;产业链成熟度,是指5G等新技术作为一种关键能力,是否能在产业链中简便、快速嵌入;最后是标准化程度,这一点容易被忽略,行业和场景的标准化程度越强,5G等新技术就越容易推广。比如,这一两年,智慧医疗通信能力、智慧港口通信标准、智慧煤矿5G建网标准也在制定或发布过程中。
第二点,小步快跑。既要制定长期的、系统的战略,也要小步快跑,从小处入手,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不断迭代。截至今年9月,5G已使能20多个行业,创新项目超过5000个。未来,5G等新技术与媒体融合,什么业务会最热?这个问题难以回答,我在这里举几个小步快跑的例子。比如,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全球十几亿人观看直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此建立了全新的直播系统,华为独家支持移动式5G直播,让清晰、流畅的高码率4K画面第一次在移动状态下,通过5G网络传向世界各地。
再跟大家分享一个高清视频内容生产的实践。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60s视频】《舞蹈风暴》这个节目是芒果台年度最佳综艺之一,豆瓣评分9.0,芒果APP总播放量达8.2亿次。它的第2季节目使用了华为高密度视频采集技术,通过128个4K摄像机拍摄,利用360度自由视角技术制作,将每位舞者最惊艳的动作进行定格,打造“风暴时刻”的效果。而且,华为和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还探索了一种技术换版权的商业合作模式。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新技术与媒体融合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每个行业、每家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一把钥匙开不了不同的锁。但是,华为愿意向客户学习,愿意真正去理解媒体业务特点,把握需求,用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去匹配。
第三点,选择伙伴。正如刚才提到的,在“5机”时代,客户需要的不仅是供应商,而是深度合作的伙伴。华为愿意,也有能力,成为这样的伙伴。
我们的底气来自于哪里?在全球,华为拥有最多的5G技术专利。能做到“管、端、云、芯”打通的公司,全世界仅华为一家。这样的实力得益于华为马拉松式的研发投入:几十年来,坚持将销售收入10%以上投入研发;华为有着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20万员工中有9.6万名研发人员,几乎是“两个华为人,一位研发人”;2019年,华为研发投入189亿美元,今年在美国打压之下依然增至200亿美元。这些超强、超长期投入形成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不仅让华为的5G登上了珠峰,也让华为的计算集群提供每秒百亿次计算能力,超过当今世界最强大超级计算机算力4倍以上。除了把技术做到极致,我们在服务客户时有能力做到“随需应变”。今年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武汉用十天时间建成了雷神山、火神山两所医院,华为用了72个小时就建立了覆盖整个医院的无线宽带网络。不仅如此,5G协同AI、云等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实施,不到2个月,华为工程师就完成19个5G应用场景的集成与测试,包括远程会诊、远程B超、多功能医疗机器人等,一些5G应用也在海外医疗机构落地,助力全球的抗疫。
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三点看法。寻找刚需、小步快跑和寻找伙伴,是在“5机”条件下,新技术与媒体融合必须考虑的方法和路径。
最后我想说,最艰难的路,才是捷径。华为发展至今,没挣过快钱、热钱,抵御住了市场波动和环境变化,持续成长到今天。如果把企业成长比作攀登珠峰,我们选择了北坡;如果比作强渡大渡河,我们选择了泸定桥;如果比作大航海,我们选择做哥伦布。华为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时代又给这条路增加了难度,但我们认为,只要踏踏实实地走好,再难的路,都是捷径。有人说,现在是华为最困难的时刻,但我想说,克服困难,对于华为和华为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受害者心态、自怜都没有用。就像任总讲的,华为要继续坚持自强和开放,无论中美关系走到哪一步,华为都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技术上坚定不移攀登高峰,商业上广交朋友合作共赢。
最后,欢迎各位媒体领导、朋友们前往华为松山湖基地,距离广州40分钟车程,深圳总部也不到两个小时车程。衷心邀请大家看看欧洲小镇、坐坐小火车,看看华为展厅和实验室,看看华为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再次感谢大家对华为的信任和支持,谢谢!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