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百余件艺术作品沿着老铁路“编织”城市记忆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 图
2017-12-21 19:50
摘要

艺术作品沿着老铁路“编织”城市记忆。

列车开进大型群展“深圳工业站”开幕式现场

高铁时代,是否让你回想起绿皮火车?一节节的车厢安放着很多人的青春记忆。日前,在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就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展览。参展的嘉宾乘坐着绿皮火车来到展览所在地清水河一路112号工业站,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艺术之旅。由盒子艺术空间团队策划的大型群展“深圳工业站”为观众展示了112位(组)艺术家创作的百余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分布在1.7公里的铁路沿线,带领观众在时空交汇中穿梭于城市的前世今生。

参展嘉宾坐专列进入开幕式现场

“深圳工业站”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北部清水河片区,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南北狭长约1.1公里,东临广深铁路,西临清水河村和清水河仓储物流园区,北靠“二线关”,南临红岗公园,一直以来既是深圳仓储物流重要集散地,又是复杂混乱城市边缘地区。如今工业站已经丧失运输和中转功能,之前与火车站共生的城中村也相应发生变化,此次展览就生发于这样一片区域。策展方表示,展览主题“深圳工业站”巧妙地与展览所在场地同名,一方面强调城市的共生关系,一方面也凸显了工业站作为历史和当今城市更新的缩影。

列车开进大型群展“深圳工业站”开幕式现场

“建筑(公共与个人)”“公共艺术”“工业站”和“临时艺术社区”四个维度构成本次展览的内容。其中,“建筑(公共与个人)”由11个国内外知名的建筑团队组成;“公共艺术”板块由7位在公共艺术领域知名的艺术家及团体共同构建,展品分布于铁路沿线;“工业站”由26位知名当代艺术家组成,展览空间是工业站的长排仓库,这里形成了一个众多小型个展的组合,为工业站带来美术馆的形态;“临时艺术社区”则包含有9个不同分类的项目,分布于商业街骑楼的108间商铺及3节铁路货运车厢内。

李逸婷参展艺术作品《城中村对我来说是游乐园》

大型群展“深圳工业站”展览现场

除此以外,一系列由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组织和参与的研讨会、对话、在地艺术实践、放映、生产生活的组织活动将同期进行,共同建构一个与周边社区既平行又交错的结构形态,与“深圳工业站”周边社区,特别是清水村形成一个特别的“生产”关系。

邱黯雄参展艺术作品

吴超参展艺术作品《意识共生》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此次展览以深业进智现代物流分拨中心以及长达1.7公里的铁路景观线为轴心,其中以挑高6.3米的老铁路货运9号仓库和1600平方米的架空层将作为主场馆,公共艺术作品覆盖1.7公里的铁路沿线区域,临时艺术社区则分布在商业街骑楼及3节铁路货运车厢内,同时展览场地由“土人景观”进行全面改造,展场亦作为作品呈现,特别的展览空间及铁轨场地形态使得此次展览成为一次带有强烈本土性的艺术之旅。

大型群展“深圳工业站”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8年3月,市民可以免费观看。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