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潜摄大赛展示水中魅力

读特记者 啸洋
2020-11-21 18:43
摘要

数码摄影作品必须于去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期间在香港水域拍摄,而数码录像作品则必须于2018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期间在香港水域录影

由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与香港潜水总会合办的香港潜摄大赛2020,今日公布赛果并于香港城市大学透过面书直播举行颁奖礼。

图示数码摄影比赛微距项目的冠军作品「鱿鱼星人袭地球」,由刘邦荣在火石洲拍摄。

图示数码摄影比赛微距项目的亚军作品「遇上流星雨」,由区慧姿在龙虾湾拍摄。

图示数码摄影比赛微距项目的新秀潜摄员评审大奖作品「欢迎光临寒舍」,由梁展星在火石洲拍摄。

图示学生组数码摄影比赛的优秀学生潜摄员奖作品「犬兔之争」,由黄朗程在灯洲拍摄。

图示最具喜感大奖「头部护理服务」,由吴启龙在西贡拍摄。

图示数码摄影比赛标准及广角项目的亚军作品「情人」,由李逸轩在赤洲拍摄。

图示数码摄影比赛微距项目的新秀潜摄员评审大奖作品「起航」,由何达铿在果洲群岛拍摄。

图示最具动感大奖「飞鱼」,由刘邦荣在果洲群岛拍摄。

图示最具动感大奖「巨人与小海马」,由陈朗欣在海下拍摄。

渔护署发言人说,参赛作品充分展现香港美丽的海洋生境和奇妙的海洋生物,同时亦能加强公众对海洋环境保育的意识。

香港潜摄大赛自2012年开始举办,今年已是第九届。是次比赛反应踊跃,共收到1073份参赛作品,为历届最多。比赛分为公开组和学生组。公开组设数码摄影及数码录像两个项目,其中数码摄影项目设微距照片组和标准及广角照片组。所有公开组项目均分别设冠、亚、季军,以及3个新秀潜摄员评审大奖,以鼓励潜摄经验较浅的潜水员参与;而数码摄影各项目另增设优异奖。学生组则设数码摄影比赛,颁发3个优秀学生潜摄员奖,鼓励他们认识及保护香港的海洋生态及环境。今年,增设最具喜感大奖和最具动感大奖,得奖作品选自公开组及学生组数码摄影比赛的所有参赛作品。

据介绍,参赛作品须以香港水域的海洋生物或生态为主题。数码摄影作品必须于去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期间在香港水域拍摄,而数码录像作品则必须于2018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期间在香港水域录影。比赛得奖作品将于巡回展览中展出。欢迎市民到场参观。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啸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