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2020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为“2020知交会”)落下帷幕,记者20日从大会组委会获悉,本届知交会成功促成知识产权意向交易128.5亿元,实现专利和商标交易金额共计17.23亿元,地理标志产品达成交易11.1亿元,版权达成交易金额1.44亿元。下一步2020知交会将建设国际化全国性网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打造“永不落幕的知交会”
组委会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市场仍未全面开放的情况下,2020知交会的各项数据均比2019知交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参展规模与交易金额双创新高
据了解,本届知交会在参展规模及国际化程度、交易规模等方面,刷新了纪录。线上参展机构达2469家,是上一届线下知交会参展机构规模的8倍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有来自35个国家的国外展商134家,港澳台展商41家。
本届知交会实现知识产权交易18.67亿元,其中专利和商标交易金额共计17.23亿元,比去年增长15.97%,版权达成交易金额1.44亿元,涉及版权2323件。地理标志产品达成交易金额11.1亿元,比去年增长23.20%,涉及地理标志产品90件。知识产权拍卖成交金额达2970万元,比去年增长17.39%。
知识产权投融资项目路演专场活动现场。
本届知交会还促成大批重要知识产权项目落地。在11月13日的开幕式上,《知识产权保险合作协议》《共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战略合作协议》《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创新合作协议》等多个重大知识产权合作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促成意向交易金额128.5亿元,比去年增长26.64%。
知交会平台将全年运营“永不闭幕”
本届知交会成功举办首届知识产权湾区论坛,打造聚焦国际知识产权智慧支撑大湾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名片”。湾区论坛共设置了10大论坛,分别为关注宏观层面的知识产权城市论坛——知识产权运营与高质量发展论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高峰论坛,关注细分领域的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论坛等等。其中最具人气论坛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在线观看达6.5万人次。
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湾区论坛——“专利信息情报支撑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现场(通讯员供图)
本届知交会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多场景融合并举助推乡村振兴和助力抗击疫情,拓展强化知识产权服务经济社会新功能。在地理标志产品展示交易方面,专门设置了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区,举办了“地理标志贸易高峰论坛”,启动了首届东西部地理标志产品采购峰会。在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本届知交会将今年的年度特别展区主题设置为“新冠肺炎抗疫专题展区”,架设抗疫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的桥梁纽带,专场活动特别安排了“抗疫者说”系列访谈,邀请相关嘉宾现身直播间,介绍抗疫政策、抗疫最新科研成果。
大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知交会成功实现“全网全天候”的知识产权交易展览网络化、常规化,为打造大湾区“永不落幕的知交会”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知交会平台将转入全年运营模式,面向全球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新技术园区等各类有知识产权运营需求机构开放注册参展,随时在线开展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洽谈,不断拓展平台服务功能,使“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平台”成为立足大湾区、辐射全球,特色鲜明,口碑优良的国际化全国性网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