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才你就来河源! 给住房给经费,还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学位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陈殷 李晓 文/图
2020-11-19 20:35
摘要

从2021年起,用3年时间,面向全国引进100名博(硕)士研究生到河源工作,为河源培养储备一批复合型高素质党政人才。

到河源来工作创业吧,博士研究生有相当于100平方米的住房补贴,30万元工作经费;硕士研究生有相当于50平方米的住房补贴,15万元工作经费。引进的人才配偶给安排工作,子女享有义务教育学位……“广纳英才·智汇河源”,河源市第二届人才交流大会暨2020年人才集中活动月今天启动。会议发布了河源市博(硕)士党政储备人才引育计划公告,从2021年起,用3年时间,面向全国引进100名博(硕)士研究生到河源工作,为全市培养储备一批复合型高素质党政人才。

为配合这一计划,该市出台了引育工程专项人才政策“黄金十条”,从岗位安排、职业发展、工资待遇、住房保障、工作经费、科技经费、配偶安置、子女上学等方面做了周密安排,吸引人才加快向河源汇聚。

搭平台:加速优秀人才集聚

近年来,河源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广开进贤之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机遇,柔性引才,以现有孵化基地、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为抓手,积极畅通与大湾区城市高科技人才的通道,加强与湾区城市的沟通联系,通过平台共建、项目合作、技术引进、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等方式,实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让河源也能享受最前沿的人才资源福利。

据悉,目前河源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基地)8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国家级“星创天地”8家,省级“星创天地”23家,经省认定的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博士工作站10家。

在本届人才交流大会上,河源人才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河源市政府分别与深圳鹏城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签订项目协议,与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河源分院框架协议;河源市委组织部与深圳市委组织部签订深河两地人才发展战略合作意向书;相关科研机构、专家颁发建设资助资金、科研补助资金、补贴资金等。同时,河源还发布了《河源市博(硕)士党政储备人才引育计划》《灯塔盆地农高区和市高新区专项人才政策》等多项人才计划和政策。

此外,本次交流大会活动、“双百人才”河源行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论坛等各类系列交流活动的陆续举办,也推动了各领域柔性引才。据统计,近年来一系列的活动让河源柔性引才达3000多人次。

(小标)重培养:做大做强本土人才“基本盘”

本地人才的培育也是河源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河源积极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工程的落地、落实,做大做强本土人才“基本盘”。

2019年7月31日,河源市两个“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及两个“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正式授牌成立,基地及工作室致力于培养粤菜人才。截至目前,通过以上技能人才的培养,河源已培训出客家菜师傅720人,带动就业创业超过1万人,为客家菜、客家饮食文化发展和河源经济繁荣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河源还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与广州深圳多家家政企业签订了家政人才融湾战略合作协议,引进6家广州深圳家政知名企业,每年为大湾区输送家政服务人才1000人以上;举办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班7期,培养村干部近4000人,为基层培养一大批实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给政策:激发人才干事热情

2016年10月,河源市委、市政府出台印发《河源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随后在短短4年时间,河源先后制定《河源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河源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河源创新创业。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河源“三高”人才(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共26016人。其中,正高职称287人,副高职称8925人;博士研究生学历5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735人;高技能人才15016人。2017年、2018年2019年,副高职称比增5.71%、11.5%、10.27%,正高职称比增13.28%、29.94%、32.29%。

另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河源按照相关政策对各类人才兑现补贴资金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320万到2019年的1737万,实现了近5倍的增长,近三年河源市人才补贴资金总额达5418万元。

此次人才交流大会上,河源又发布了引育工程专项人才政策“黄金十条”,让在场嘉宾看到了河源重视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热切心情与十足诚意。

河源市众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博士高芳亮就是来河源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之一,他表示,“最终让我决定留在河源的,是这座城市的‘诚’意,是那份求才爱才的决心和韧劲。”

【读特新闻+】

河源引育工程专项人才政策“黄金十条”

1.岗位安排。安排引进对象到市直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博士研究生担任七级管理岗(相当于正科级)或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硕士研究生担任八级管理岗(相当于副科级)或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2.职业发展。博士研究生列入副处级领导干部储备;硕士研究生列入单位内设机构正职干部储备。引进对象表现优秀的,作为调任公务员重点培养对象,符合条件时择优调任到党政机关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也可提任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3.工资待遇。引进对象工资福利待遇按编制所在单位同等职级人员最高标准执行。

4.工作经费。对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给予30万元工作经费;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给予15万元工作经费。

5.住房保障。博士研究生给予相当于100平方米的住房补贴;硕士研究生给予相当于50平方米的住房补贴。

6.医疗保障。引进对象均参照处级干部享受相应医疗保障。

7.配偶安置。引进对象配偶愿意在我市就业的,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实际安排工作;暂时无法安排工作的,参照引进对象的工资水平50%,在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其发放生活补贴,累计可享受3年。

8.子女入学。引进对象子女就读义务教育,由教育部门优先安排到优质公办学校就读。

9.考核奖金。引进对象服务期满后,如继续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可享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年度考核奖励。

10.科研补助。鼓励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对组建博士、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团队的,可享受本地相关人才政策。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陈殷 李晓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