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记录一个时代的创作轨迹”艺术展暨论坛在坪山举行

读特记者 熊奇侠
2020-11-18 22:09
摘要

​15日上午,由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国际当代艺术研究所主办、坪山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六语:记录一个时代的创作轨迹”国际当代艺术展暨论坛在深圳技术大学开幕。

15日上午,由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国际当代艺术研究所主办、坪山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六语:记录一个时代的创作轨迹”国际当代艺术展暨论坛在深圳技术大学开幕。

据了解,本次展览分ICA空间、龙田简阅书吧和石井简阅书吧三个分展馆,展览将持续至11月27日。ICA空间种类繁多的展品吸引了众多来宾和深技大学子眼球,展品魅力之大连上班执勤而路过的物业人员都忍不住驻足欣赏。龙田简阅书吧、石井简阅书吧以其独特的展厅设计和人文点缀,诠释着展品的无限魅力及艺术家独一无二的创作。展览共汇聚五十多位国内外艺术家,展出来自六个国家的五十余件艺术作品,题材有国画、油画、书法、影视、设计等,或以油彩纷之西尽,或以傅神逸趣之人物,或以高雅古模之水墨,或以婉约清丽之工策,或以道劲古拙之害法,或以独具匠心之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尽显深圳的人文包容和文化自信。

展览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使深圳的艺术创作更具活力,是一次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思想之间的交融与碰撞,来自国内外的各个艺术家用他们灵动精确的笔触,勾勒自己的故事、家乡的故事、国家的故事,为我们带来创作的经验和启示。

在论坛上,深圳坪山美协主席丁彦国探讨了“中国工笔画的当代性”,表示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一支,发展至今已约两千年,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和多元文化的交汇给工笔花鸟画带了巨大的影响,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工笔画创作是传统工笔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活力的体现,逐渐受到学术研究的关注。对当代工笔画作品进行图像分析,文化探讨和创新性思考成为近十年工笔画研究的主要趋势,这些学术研究和新工笔花鸟画实践创作一起推动该画种发展。

深圳技术大学教授、雕塑家戴耘从中国人认识观察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格物致知这一角度,阐释对这次展览主题的理解认识。深圳青年美术家协会会长陈俊宇就关于岭南画派对东方美学“六法”的现代认识展开了阐述;深圳技术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徐磊结合“六法”阐释中国书法的艺术特质,分析了书法传承与创新的利与弊,从而明确书法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与未来发展;观澜艺术创意基地创始人邓春儒讲述他和鳌湖艺术村一路成长的故事。

罗湖美术馆副馆长冯小瑞作绘画技术与观念主题演讲,探讨了绘画的本质,为什么要绘画,传统架上绘画更重技巧,当代艺术更重观念,技术与观念,那一种是判断一件绘画作品是否具有价值的最重要因素,科技不断进步,材料不断更新,形式层出不穷,旧技法和审美标准还能适合当今艺术创作运用等问题。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刘春雨

(作者:读特记者 熊奇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