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携手心青年志愿者助力琵鹭节 ,共绘“公益+金融”多彩画卷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张程
11-07 18: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由红树林基金会联合中国平安等机构共同举办的第八届福田区琵鹭节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平安集团、平安信托携手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深圳市四叶草家长支持中心开展“蔚蓝守护 生灵同辉”公益活动,邀请蔚蓝行动心青年志愿者,以公益义卖+手绘印章互动+古树保护及自闭症科普传播等形式,倡导对生物多样性及人群多样性的平等认知及守护。

作为平安持续深耕的两大公益领域,“蔚蓝行动・心青年融合计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承载着不同维度的公益使命。此次琵鹭节活动中,两大公益项目首次实现深度融合,让 “生灵同辉” 的理念从主题落地为具体实践。

平安信托邀请 “蔚蓝行动” 的心青年志愿者担任公益展示官,与平安志愿者共同运营公益摊位,义卖心青年手绘画作及文创品,心青年志愿者还亲手绘制红树林主题画作,并制作成公益印章,与参与生态保护的公众公益互动。此次活动所得的公益善款除支持自闭症领域活动开展外,还有部分将捐赠至红树林基金会,用于支持红树林、古树保护等公益项目,形成公益项目的互助、帮扶,也奉上心青年志愿者们身体力行的公益热忱。

义卖摊位设置了古树保护科普区与自闭症知识传播角,志愿者们在向公众讲解红树林生态系统对鸟类的庇护作用的同时,普及自闭症知识,纠正大家对特殊需要群体的认知偏见,让“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群多样性包容”形成双向呼应。“生态保护+特殊群体关怀”的联动模式,不仅让公益场景更丰富,也让“守护每一种生命价值”理念获得生动诠释。

公益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力量的专业支撑。作为平安公益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平安信托始终以“慈善信托”为核心工具,构建“金融赋能公益”的长效机制。截至 2025年已累计设立慈善信托超23单,管理慈善资金规模累计超10亿元,覆盖教育帮扶、生态保护、特殊群体关怀等多个领域。

2016年,平安牵头设立国内首支永续型集合慈善信托“中国平安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计划”,多年来持续关注乡村教育、特需教育等领域;2023年落地的“平安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慈善信托”,由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发起设立,是国内首只重点关注红树林生态保护的慈善信托。

从“慈善信托提供稳定资金”到“公益活动反哺公益生态”,平安构建的“公益+金融”模式,正打破传统公益的边界——金融工具为公益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与专业管理,而公益活动的联动则进一步扩大公益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吴吉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