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欣赏音乐有“门槛”吗?
不懂乐理不会乐器,也能听懂音乐吗?
音乐能让生活更幸福吗?
回顾在坪山的这堂课
你一定能解开所有的疑团
——“爱音乐,是我的本能啊!”
11月12日19:30,著名音乐美学家周海宏老师做客坪山大剧院的“戏剧坪山”系列讲座,通过一堂《走近音乐的世界》音乐美学课,让现场所有观众都在音乐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主讲嘉宾周海宏老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教育学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长年从事音乐审美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就卓著。
本期“戏剧坪山”系列讲座的主题是《走进音乐的世界——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周海宏老师带领现场的观众们从“音乐怎么听?”出发,重新认识了“音乐”的基本属性和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深入浅出地讲解配合着各类乐曲的现场赏析和音乐在不同生活场景中出现的例子,让在座每个人都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音乐没有视觉性和语义性,无法直接传达视觉形象和思想概念。听音乐,要走出“听不懂——听不出表现的是什么东西”的误区,不一定非要听出明确的概念性、视觉性的内容,或者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音乐。不是你不懂欣赏音乐,是你被所谓的“懂”误导了。
音乐审美的“本质特征”
是听觉的艺术、情绪的艺术
音乐何须懂?
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
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是人皆共有的基本感觉。仔细听,你就能在音乐中浮想联翩,产生视觉、情绪和概念的“联觉”。调动“联觉”,每个人都能听懂音乐,这也是音乐能成为“世界的语言”的原因。
周海宏老师举了巴赫、格什温等作曲家作品的例子,让大家明白了如何“听懂”音乐,又举出不同演奏家演绎同一个乐曲的例子来说明“对音乐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
热爱音乐,欣赏音乐
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音乐的重要性,“听觉”是生活中幸福感可提升幅度最大的一种感觉,音乐是情绪管理、精神减压的最佳手段。在教育中,我们也总是忽略“感性素质”的培养。学习音乐,提升“审美心智”,能让每个人都从音乐的角度,去感受、发现、欣赏我们生活的世界。
周海宏老师还与现场观众们展开了关于音乐的热烈讨论,为观众们就欣赏音乐相关的问题答疑解惑,相信大家都在这堂课上收获颇丰。
悠扬的音符伴随着欢声笑语
甚至是手舞足蹈
这是一场妙趣横生、无与伦比的“音乐课”
课前,周老师说他将启发大家通过音乐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听完讲座的你,更加热爱生活了吗?
坪山大剧院“戏剧坪山”系列讲座,从不同领域解说、观照戏剧文化,化育戏剧素养,融汇戏剧生活,感悟戏剧人生。“戏剧坪山”系列讲座每一期都将邀请与戏剧相关的不同领域嘉宾,为您解读其专业领域与戏剧的碰撞,为观众带来戏剧知识新养分。
(来源:坪山大剧院)
编辑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