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期间,广东GDP连续跨越12万亿、13万亿、14万亿台阶

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 陈行
11-06 21: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创造多项“全国第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广东高质量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11月6日,广东召开“‘十四五’广东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胡洪介绍,“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21年至2024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2万亿、13万亿、14万亿台阶,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

据悉,“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增长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广东工业门类齐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19.4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8.14万亿元,均居全国首位。“十四五”期间,广东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澎湃。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蝉联全国榜首,全省研发经费投入、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稳居全国第一。

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广东培育形成9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1/3,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量361.8万辆、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24.7万台(套)、占全国43.5%,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90家、省级单项冠军7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均居全国前列。

作为大陆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海域面积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的海洋大省,广东也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广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将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作为全省“十大新突破”之一。全省海洋领域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超200千米,建有各级涉海自然保护地124个,保护面积达39万公顷。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基本形成,跨江跨海通道群初具雏形。大湾区轨道交通里程超3000公里,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跨海跨江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实现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单牌车突破700万辆次。“湾区通”工程深入实施,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融合进一步加快。

广东将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试验平台,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标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面实施分线管理政策,支持澳门适度多元发展的“四新”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0%,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规模持续扩大。深圳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吸引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超500家,深港国际法务区聚集的法律服务机构超过250家。

广州南沙深入推进放宽市场准入改革试点,期货、航运、数据三大交易所陆续落地,目前已集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家、高新技术企业1310家。深圳河套创新吸引力持续增强,累计打造13个专业化园区,提供超8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研空间,吸引20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和1.5万名科研人员入驻,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已建成并交由港方运营,深港科研合作迈入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一方面,充分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造60多个“全国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获得国务院批复;广东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量、增加值、进出口、税收等多项指标都稳居全国第一;连续4年获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另一方面,广东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大关,连续39年位居全国首位,重大外资项目加速推进,前四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6262.6亿元,对外投资合作实现新发展,前四年累计对外实际投资达839.39亿美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个港口实现互联互通。如今,广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十四五”期间,广东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广东深入实施县域产业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风貌提升、集成式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动员五大行动,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有序转移,县城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域经济发展渐入佳境,连续两年快于全省平均增速。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20年的2.49缩小至2024年的2.31。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郑丽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