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的深汕大地热潮涌动。近日,记者实地走访深汕特别合作区重大项目攻坚现场,两大标志性项目同时传来攻坚捷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汕校区首开区雏形初现,深汕站枢纽施工正酣,教育新高地与交通大动脉正在这片热土上同步加速生长。



在赤石街道大水口村片区,占地百公顷的深汕校区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作为总投资62.06亿元的省重点项目,首批建筑群已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作业。项目负责人介绍:“首开区预计明年9月交付,2026年秋季将迎来首批学子。”这座规划在校生1.5万人的高校,正以“深汕速度”推进建设:2026年车辆与运载工程学院等3个学院率先启航,2027年实现全校区投用,最终形成覆盖29个专业的职业教育新高地。
与此同时,位于傅围村南侧的深汕站枢纽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建筑面积69.2万平方米的巨型工地已初现骨架,混凝土泵车长臂挥舞,工人们在已完成70%的高架层结构上进行模板加固。这座汇集广汕高铁、深汕高铁的5台13线枢纽站,总投资62亿元,目前正全力冲刺年底主体封顶目标。中铁建工集团深汕站项目总工尹兴龙指着初具雏形的站房表示:“2027年竣工后,这里将成为深汕对接双城的战略支点。”



两个重大项目,恰似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的双引擎。教育枢纽将构建从320人到1.5万人的育才梯队,交通枢纽则织就约半小时直达深圳西丽、40分钟通达广州东部的“轨道上的都市圈”。在塔吊与钢筋奏响的建设交响曲中,这座新兴之城正以“高校+高铁”的双重加速度,向着产城融合的未来全力进发。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