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记者从小鹏汇天获悉,其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于当天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这标志着全球首条飞行汽车量产线贯通。据悉,本轮试产的飞行器将用于试验试飞,进一步验证产品性能与工艺,为明年其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下线。
据介绍,上述量产工厂,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器生产,规划年产能10000辆,初期年产能5000辆。这是全球首个具备“万辆级”年产能的飞行汽车制造工厂。满产状态下,生产线每30分钟可下线一台飞行器。
该工厂将汽车工业的流水线引入航空领域,实现了规模化、效率化与质量一致性的飞跃。全厂采用光伏发电,并配备节能设备和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以大幅降低碳排放。

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布局。
此外,工厂在制造工艺上实现了多项突破,规划了复材、动力、连接、涂装、总装五大核心车间及附属设施,融合航空业的高质量要求与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化效率。具体而言,在工艺环节,该工厂实现了多项行业领先的技术首创,比如在动力车间,其拥有全球首条动力套合装检测线,可实现开创电驱与桨叶合装的半自动安装及全自动检测。这一技术突破从源头上减少了动力套的误差,构筑飞行安全基石。此外,工厂建立了精准追溯系统,为零件赋予“身份证”,全自动检测线实现全程可追溯。
另外,在连接车间,工厂采用行业首创的自动压铆技术,将生产效率提升至3倍。在涂装车间,工厂采用全球第一条飞行器机身、零部件混线柔性高自动化率的喷涂流水线,使产品交付效率提升4倍。

复材车间内部,左侧为高压吹气模压线。

动力车间内,全球首条动力套合装检测线,开创电驱与桨叶合装的半自动安装及全自动检测的先河。

总装车间内的能量分配单元装配工位。
2023年10月,小鹏汇天首次公布了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陆地航母”分为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陆行体又被称作陆行“母舰”,采用三轴六轮设计,可实现6×6全轮驱动及后轮转向,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和越野能力。飞行体机身主体结构和桨叶采用碳纤维材料,平时就存放在陆行体的汽车后备仓里。因此,“陆地航母”被称为能装得下“飞机”的汽车。在装下“飞机”的情况下,陆行体能提供大四座乘坐空间。
根据公开信息,“陆地航母”已启动预售,计划于2026年量产交付。这一飞行汽车单台售价将在200万元以下,用户持C照可陆地驾驶。
小鹏汇天方面表示,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试产成功,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实现从“手工试制”到“规模生产”的跨越,更意味着中国在航空工业上的全球领先,航空制造进入“工业化时代”。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依托完整产业链和制造优势,率先打造“地面+空中”立体交通样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也为我国抢占全球低空竞逐制高点提供硬核支撑,飞行汽车由此驶入量产时代,中国智造再添新名片。
(图片来自受访企业)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彭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