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十五运会广东、香港、澳门赛区举行“十五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王浩介绍,广东赛区已组建3万名昵称为“小海豚”的赛会志愿者队伍,涵盖全省17地市99所高校,含389名港澳台侨及外籍志愿者。在广州的开幕式将有2350名赛会志愿者服务,在深圳的闭幕式将有1169名赛会志愿者服务,火炬传递专项则将有342名赛会志愿者参与其中。
十五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赛事规模大、参与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志愿服务作为赛会运行的重要支撑,承载着传递文明、服务赛事、凝聚力量的重要使命。今年3月发布志愿服务徽标,10月推出主题歌曲《我们都在这里》。目前,全体志愿者的通用培训已于6月完成,“一赛事一场馆一方案”的培训计划正在深入进行,链接社会各领域专业师资和培训资源开展助残、礼仪、抵离迎送、应急救护等培训。
为保障志愿服务运行,广东赛区搭建1096人的志愿者管理团队。截至10月30日,超11400名赛会志愿者已在赛场展开抵离迎送接待、竞赛服务、器材保障、医疗辅助、颁奖礼仪等服务。赛场以外,全省共启用城市志愿服务站点970个。赛事期间预计将有30万人次城市志愿者在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文化广场等重点区域向公众提供志愿服务。“小海豚”全运日记征集等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广泛讲述志愿故事。
赛会志愿者分为竞赛类志愿者、专项类志愿者、通用类志愿者3大类,并在此3大类框架下完成28个一级岗位、92个二级岗位的精准匹配。竞赛志愿者涵盖裁判辅助、检录服务、器材保障、颁奖礼仪、反兴奋剂服务等众多环节;专项志愿者服务于赛事指挥、医疗辅助、安保辅助、新闻媒体发布、港澳联络等多个领域;通用志愿者服务范围广泛,包括场馆内咨询引导、观众服务、嘉宾服务、抵离迎送等。
香港赛区志愿者报名人数超3万,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型志愿者活动,年龄覆盖15岁至85岁,最终组建超1.6万名志愿者队伍,含约1600名指挥员、5400名个人志愿者、8400名团体志愿者及1300余名青年志愿者(15岁至17岁的中学生)。澳门赛区目前已有3500名志愿者投入服务,分布在驻地酒店、赛事场馆、接待口岸等区域,协助完成接待、指引、咨询等工作。其志愿者团队涵盖高校学生、民间社团、社会各界在职人士和退休人员,跨年龄、跨领域的组合,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不同社群的纽带。
广东赛区创新增设“港澳联络服务”志愿者岗位,将有200余名赛会志愿者协助做好涉港澳的协调、联络和礼宾接待等。粤港澳三地在志愿者工作中实现协同联动,通过交流培训、观摩学习、资讯共用等多种方式,推动三地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如,澳门赛区执委会在3月、6月先后前往广州参加志愿者管理的相关培训,在8月、9月实地考察志愿者岗位设置、服务流程与现场管理方式。
编辑 李斌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