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私人的,但文明属于所有人。10月29日,由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2025年度第8场“盛世收藏”暨“民间收藏文物咨询鉴定”活动在鸿昌广场61楼举行。

本场活动的主题是陶瓷、杂项和书画,邀请到的鉴定咨询专家有: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研究馆员 任志录(陶瓷)、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原调研员 刘涛(陶瓷)、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 委员 谢海山(杂项)、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 委员 潘鸣皋(杂项)、深圳望野博物馆 馆长 阎焰(书画)。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藏友们早早来到现场,排队领号,按先后顺序进场“鉴宝”。专家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市民及收藏爱好者带来的各类文物进行了细致的鉴定,并给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当日的鉴定活动“鉴”得不少“宝贝”。在南山工作的藏友徐先生带来的清中晚期霁蓝釉香炉、清中晚期霁蓝釉大盘尤为“吸睛”。这两件瓷器品相完好、造型美观大方、色彩沉稳大气。徐先生是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深圳人,居住在南山,今年40多岁,从事教培行业已有20年。他从钱币收藏入门,之后又将目光转向了陶瓷。顶峰时期,徐先生拥有700余件藏品,如今他保留了100余件精品。“我希望把这些藏品留给孩子们,让文化代代相传。如果孩子们不喜欢,将来就把这些藏品捐献给国家。”徐先生说。

徐先生的父亲收藏过“袁大头”,这对徐先生来说意义非凡,多少钱他都不会卖。“父亲留给我,我留给我的孩子,我认为这就是文化传承。”徐先生说。徐先生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带着孩子一起欣赏藏品,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他认为,孩子多读历史书,对他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藏友李先生的清康熙素三彩花卉纹碗一组也颇为亮眼。已退休多年的李先生是一位资深藏家。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收藏年龄与“黄贝岭深圳古玩城”一样大。他认为,收藏就是“养心”。日常生活里,李先生不仅热爱书法,在退休后还自学了钢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说:“把玩之中,可以虔诚地聆听历史,明白哲理,走进一个宁静、悠远的世界,领略到一种无尽的遐想和陶醉,使心态得到调整,性情得到修炼,心灵得到升华,达到‘外适内和,体宁心恬’的境界。”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吴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