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赋能教育?”“如何解决学校科创教育的痛点和难点?”“‘科学+‘到底应该加什么?”“如何让科创教育走入学生生活,成为综合素养的发展肌理?”……11月13日上午,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南山分论坛在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召开。此次活动由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联合蒲公英教育智库举办,以“教育创新南山科创生态”为主题,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与三位南山校长分别分享了科创教育的理念和创新实践,从全国科技高地的南山视角出发,为全国的教育界同行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此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南山全区校长现场切磋交流,国内的教育同行也通过端口分享观看了直播。
教育高地叠加科创优势,构建南山科创教育活力生态
南山是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区,以其高科技产业密度、高科技企业质量以及创造的高社会价值闻名世界,在这样一个拥有高科技集聚属性的城区,科创教育应该走出一条怎样的道路?又能给全国的教育同行带来哪些启发?
刘根平表示,科技竞争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能否在激励的竞争中取胜,做好自己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科技领域,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创新和迭代,要求教育者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让一代一代的新生力量从小热爱科学、掌握科学思维方式、拥有科学精神、明白科学发展的规律,并最终用科技造福人类,而科创教育的一脉相承是一种综合的科创教育生态,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也更需要创新,需要打造、完善并不断呵护。
“唯有创新,才能驱动发展;唯有创新,才能赢得未来!南山处于全国科技创新的前沿,城区基础教育的优势得天独厚,如何主动利用这些要素,让每一所学校、学科都能释放科创教育的叠加优势,是今天教育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刘根平表示,激发并呵护学生创新的热情是一项长期工作,南山少年创新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至今评选出61位“小院士”在学校展示并路演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小作品,成了科创教育的小蒲公英……此次论坛是对南山科创教育实践经验的一次梳理和展示,也希望和全国的同行开展深入交流。刘根平认为,“双区驱动”背景下,南山在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中,将成为核心引擎的科技发动机,教育力量或将成为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
在主题分享中,刘根平回顾了南山区域教育的发展进程,重点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用科技赋能教育”。多年来,南山区抢占全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制高点,整合高新技术企业、科普基地资源,成立少年创新院,常态化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注重提升师生创新素养,创新教育全覆盖,构建了南山科创教育的创新型生态。特别是,南山加强顶层设计,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不仅提前规划了科技创新教育“六个一百”目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更从课程建设、课堂改革、软硬件升级、区域布局等领域形成了创新教育的一面旗帜,为智慧时代的创新教育打开了一扇未来之窗。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南山落户,推出“少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南山区教育局不断推进科研机构与政府的联合办学、成立南山少年创新院。至今:南山少年创新院已经挂牌49所分院学校,评选了61位少年创新院小院士,还建成了80个创新实验室、95个“未来教室”、100多个学生科技社团,开发实施了150多个创新教育项目,挂牌了26个学生实践基地,陆续产生了一批实质性项目成果。2016年10月,在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李克强总理接见5名深圳小创客,全部来自南山。2016-2019年共有172位学生获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超过深圳市获奖人数的一半。多位学生获得纽伦堡、匹兹堡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
以学校一线生动实践,诠释南山创新教育发展观
《保证“可创” 落实“课创” 走向“科创”——学习中心里的科创教育实践》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执行校长韩晓宏提出,“开放性”是创新学校未来学习中心的核心特征:开放课堂、开放讲台、开放试题、开放器材、开放实验基地、开放图书馆、开放“机甲大战”赛场、开放体验中心……学校应该创设浸润式的科创情境,创新学习模式,整合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创新平台,保证“可创” 落实“课创” 走向“科创”,从“形式的开放”走向“思想的开放”,为未来教育的不断创新提供萌生的土壤。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校长宋如郊在《“科学+”理念下的教育创新实践》中,解读了“科学+”理念内涵和办学定位,并分享了“科学+”系列校本课程:博士课堂、中科论坛、中科研学、中科五分秀等。他提出,学校非常重视隐性课程,将课程延伸至“中科少年艺术家”领域,并革新教师培养方式,成立了科教融合、科学传播、共促共荣的“科学+”教育联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共同体。
南山实验集团前海港湾学校校长罗朝宣则深度阐述了港湾学校科技教育生态重构的探索历程。他认为,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变革学习方式、评价体系和学习空间,创新学习新社群,学校完全可以实现“教育责任众筹”,让一切都成为孩子们的学习资源,这也是南山教育一贯主张的创新教育发展观。作为前海两所未来学校的创办人,罗校长主张创客教育嵌入学科,打造创新科技教育空间,面向未来AI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合作、工匠态度、知行合一的未来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吕建成也受邀来到论坛现场,作为一名权威的科研专家,他从科技领域的专业视角对科创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剖析与点评。吕建成表示,南山区抢占了“科技赋能教育”的创新改革先机,以科技人工智能手段,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校环境,激发孩子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是一种值得复制和推广的做法。他还建议学校加强三观教育和逆商培养,从小要强调科技伦理教育,让科技服务人类、造福人类,走上一条科技创造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他也期待中科先进院把人力资源、科研资源与基础教育进行更深度地结合,创造更优秀、更阳光的南山教育创新生态。
见习编辑 王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