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的根永远在福田!禾苗通信张大卫:与沃土共生,铸就全球智能终端ODM领军者 | 英才汇福田

深圳报业集团&读特记者 徐丽
10-29 16: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禾苗的根永远在福田。”

编者按

福田沃土,与企业共成长——在这里,每一份创新都被珍视,每一个梦想都有回响。

在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创新不止是口号,更是与企业、人才同频共振的实践。这里不仅有完善的产业链、开放的市场环境,更有“懂企业、暖人心”的服务型政府。从华强北的创业苗圃,到河套合作区的创新高地;从初创企业的第一笔订单,到上市公司的全球布局——福田始终以“同行者”的姿态,陪伴企业跨越周期、实现梦想。

我们选取了四家扎根福田、与城区共同成长的企业代表。它们中,有从华强北起步、终成“中国DaaS第一股”的凌雄科技;有从代工厂转型为全球智能终端ODM领军者的禾苗通信;有以“AI数智员工”重塑政务与服务模式的今日人才;也有在风控与法律合规AI领域树立全球标杆的迪博技术。

它们的成长轨迹虽不相同,却都印证了同一个事实:选择福田,就是选择与卓越同行;扎根福田,就能汲取不竭的成长力量。


“禾苗的根永远在福田。”这是深圳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大卫深耕智能终端ODM领域十余年,带领企业从初创小厂成长为香港主板上市领军企业后,始终坚守的信念。从2013年毅然将总部扎根福田梅林,到年出货量超3000万台、跻身手机IDH全球第六,再到切入AIoT新赛道成为中国制造的“确定性”力量,福田的产业沃土与共生温度,见证了一位企业家的初心与一家企业的跨越式成长。

2013年,正值禾苗通信探索全球市场的起步阶段,张大卫带着团队走遍深圳各个区域,最终将总部落子福田区梅林街道。这份坚定选择,源于对“产业生态”与“服务温度”的双重笃定:作为智能终端ODM企业,福田紧邻华强北电子产业核心区的独特区位,让禾苗能快速链接芯片、模组等上游资源,为产品研发与生产搭建起高效供应链网络;而梅林街道“兼容并蓄”的独特气质——既有全球市场竞争的活力,又有对企业需求的敏锐响应,恰好与张大卫“做全球智能制造建设者”的愿景同频共振。

扎根福田的十余年间,这片沃土不仅为禾苗通信提供了成长的“加速度”,更送上了应对风险的“定心丸”。梅林街道依托辖区资源,持续为企业搭建成长桥梁:组织高频次技术沙龙与行业交流活动,让研发团队既能“心无旁骛搞创新”,又能精准捕捉全球产业趋势;在企业转型关键期,政策红利精准落地,为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禾苗完成从单纯代工厂到“全链条方案商”的华丽蜕变。如今,禾苗通信已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客户,其中包括10多个全球500强企业及百度、腾讯、美团、中兴等国内知名品牌,连续斩获“最佳ODM奖”“卓越创新奖”等重磅荣誉,用过硬实力站稳全球产业链核心环节。

在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福田更赋予了张大卫与团队“安心奋斗”的生活底气,也让企业责任有了更广阔的延伸舞台。作为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侨工委委员、民革企业家,张大卫深耕产业一线的同时,始终心系行业发展,提出的“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优化智能制造政策落地效率”等建议,部分已转化为实际支持措施,惠及更多同行企业。而福田对企业员工的关怀更是细致入微,从人才服务到生活保障,全方位解决团队后顾之忧,让大家能全身心投入事业,为企业持续创新注入稳定动力。

如今的禾苗通信,已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HK.01401),AI模组广泛应用于智慧家居与机器人领域,研发中心里的新原型机正加速迭代,不断拓宽智能制造的边界。从初创小厂到全球领军企业,禾苗通信的成长轨迹,正是福田区完善产业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政企双向奔赴的生动缩影。“在福田,只要你想做事、能做事,就一定能找到支持你的力量。”张大卫的这句话,道出了无数扎根福田企业家的心声。未来,这片充满温度与活力的沃土,必将持续孕育更多像禾苗通信一样的优秀企业,在全球产业舞台上书写“福田培育、中国制造”的精彩篇章。

编辑 李璐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吴吉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读特记者 徐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