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创新不止是口号,更是与企业、人才同频共振的实践。这里不仅有完善的产业链、开放的市场环境,更有“懂企业、暖人心”的服务型政府。从华强北的创业苗圃,到河套合作区的创新高地;从初创企业的第一笔订单,到上市公司的全球布局——福田始终以“同行者”的姿态,陪伴企业跨越周期、实现梦想。
我们选取了四家扎根福田、与城区共同成长的企业代表。它们中,有从华强北起步、终成“中国DaaS第一股”的凌雄科技;有从代工厂转型为全球智能终端ODM领军者的禾苗通信;有以“AI数智员工”重塑政务与服务模式的今日人才;也有在风控与法律合规AI领域树立全球标杆的迪博技术。
它们的成长轨迹虽不相同,却都印证了同一个事实:选择福田,就是选择与卓越同行;扎根福田,就能汲取不竭的成长力量。
凌雄科技:福田是我们的根
胡祚雄,凌雄科技(小熊U租母公司)董事会主席,中国DaaS(设备即服务)行业领军者,深耕IT设备服务21年。2001年从湖北南下深圳,在福田华强北创业,2004年成立凌雄公司,从电脑销售起步,2008年转型IT设备租赁,后续构建“租赁+回收”服务闭环,2018年推出“小熊U租”品牌;2022年带领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DaaS第一股”。他带领团队服务高交会、冬奥会等重大场合,助力数万家企业降本增效,主导或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2024年贡献超8.3万吨净碳减排量,还作为行业唯一代表出席COP29中国角,分享中国DaaS实践。
福田是胡祚雄创业的“沃土”,从华强北到梅林,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这里的支持。2001年,24岁的胡祚雄从湖北南下,直奔福田华强北。这里作为中国电子产业核心,供应链资源密集、创业氛围浓厚,让他快速立足。他从二手电脑销售起步,2004年成立凌雄公司,短短几年就把DIY电脑销售做到市场第一,华强北的产业资源成了他事业的“第一桶金”。
企业需规模化发展,胡祚雄将总部迁至福田梅林。除了紧邻华强北的区位优势,更因梅林“产业与生活平衡”的气质,以及街道“同行者”般的服务。筹备上市时,协助对接金融资源、梳理合规流程;拓展“设备回收”业务时,联动环保部门解决资质问题,让DaaS闭环模式快速落地。
关键时刻,福田的支持更显温度:承接冬奥会设备订单时,街道协调园区腾出仓储空间,对接物流打通运输通道,确保设备按时送达;疫情期间,协助申请数字化补贴,支持企业升级线上系统,保障业务正常运转。生活上,街道还帮员工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入学问题,让团队安心扎根。
如今,凌雄科技的服务已覆盖全国380多个城市,还作为行业代表登上COP29国际舞台,但胡祚雄始终说:“福田是我们的根。”这里的资源、服务与温度,让企业能穿越周期,从华强北的小店成长为“中国DaaS第一股”,成为全球领域的中国标杆。
禾苗通信:福田是有温度的“共生伙伴”
张大卫,现任深圳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侨工委委员,同时也是一名民革企业家。他深耕智能终端ODM领域十余年,带领禾苗通信从初创小厂成长为香港主板上市企业(HK.01401),年出货量超2000万台,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客户。在他的推动下,企业连续斩获中兴“最佳服务支持奖”、百度小度“最佳ODM奖”、美团“卓越创新奖”等重磅荣誉,不仅实现从单纯代工厂到“全链条方案商”的转型,更带领团队切入AIoT、智慧家居与机器人新赛道,成为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确定性”的代表力量,同时以人大代表与民革企业家的身份,为中小企业发展与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积极发声。
2013年,当禾苗通信还在探索全球市场的起步阶段时,张大卫带着团队走遍深圳,最终坚定地将总部落在了福田区梅林街道。这份选择,源于他对“产业生态”与“服务温度”的双重考量:作为智能终端ODM企业,福田紧邻华强北的产业链优势,能让禾苗快速链接芯片、模组等上游资源;而梅林街道“兼容并蓄”的气质——既有全球市场竞争的活力,又有对企业需求的敏锐响应,恰好契合他“做全球智能制造建设者”的愿景。
在事业之外,福田更给了张大卫与团队“安心奋斗”的生活底气。梅林依托辖区资源链接、政策扶持,为企业组织技术沙龙与行业交流活动,让团队既能“心无旁骛搞研发”,又能快速捕捉行业趋势。作为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大卫更在这里找到了“企业责任”的延伸:他提出的“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优化智能制造政策落地效率”等建议,部分政策已转化为实际支持措施,惠及更多同行企业。
如今,禾苗通信的AI模组已应用于智慧家居与机器人领域,研发中心里的新原型机正加速迭代,但张大卫始终说:“禾苗的根永远在福田。”在他眼中,福田不是冰冷的办公场地,而是有温度的“共生伙伴”——这里的产业链优势是企业成长的“加速度”,街道的精准服务是应对风险的“定心丸”,而“企业家与城区互为成就”的氛围,更让他坚信:“在福田,只要你想做事、能做事,就一定能找到支持你的力量。”
今日人才:福田是最坚实的母港和助推器
深圳今日人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今日人才”)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AI数智员工”赛道的准独角兽企业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该公司致力于将数智员工带入千行百业 。公司已完成C轮近亿元融资,估值超过20亿,并于2025年3月荣获深圳国资及福田引导基金的战略投资 。该公司是深圳福田区70名“AI数智员工”的缔造者,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将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于政务服务的创新实践。
今日人才的每一步成长,都与福田这片创新的沃土紧密相连。如果说今日人才的创业是一场追逐人工智能浪潮的远航,那么福田区,就是今日人才最坚实的母港和最强大的助推器。
故事的转折点,源于一次与福田区政府的深度合作。今日人才首创性地提出了“数智员工”的全新概念,旨在将AI从抽象的技术,转化为能深入业务流程、为基层切实体减负增效的“数字同事”。这一在当时颇为大胆的设想,得到了福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认同与果敢支持。福田不仅成为了今日人才的“首席应用官”,更是这场变革的“联合创始人”。今日人才与区政府并肩作战,成功为福田区35个委办局及10个街道量身打造了70名“AI数智员工”,覆盖了公文写作、民意速办、劳动仲裁等240个具体政务场景 。这一创新实践,让“AI政务数智员工”从科幻走入现实。
一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权威栏目纷至沓来,对福田的“数智员工”进行了现象级的集中报道 。这不仅让“今日人才”的技术实力为全国所知,更向世界展示了福田在数字政府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上的“硬核”实力与“深圳标准” 。
福田对今日人才的支持,远不止于应用场景和媒体声量。2024年,福田引导基金对今日人才进行了战略投资,这不仅是资本的注入,更是对今日人才发展路径的坚定看好。从“首个应用客户”到“战略投资伙伴”,福田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亲企、爱企、助企”的深刻内涵。
迪博技术:在福田被尊重被需要转化为强大的内生动力
在深圳中轴线上,福田区不仅是地理中心,更是无数创新创业梦想启航的地方。深圳市迪博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胡为民,作为深圳市福田区认定的“I类英才”,他的事业轨迹与福田区的发展脉络紧密交织,他的故事是福田区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厚植人才发展沃土的一个生动缩影。
自落地福田以来,胡为民及其领导的迪博公司深切感受到了来自福田区全方位的支持。这种支持体现在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人才生活的细微之处。在事业发展上,福田区为胡为民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为“I类英才”,胡为民享受到了福田区在项目资助、研发支持、场地补贴等方面的精准政策红利,这些资源有效加速了迪博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的突破。福田区定期举办各类人才交流、产业对接活动,为迪博提供了与区内众多优秀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宝贵机会,助力公司在风控与法律合规AI全栈解决方案领域不断拓展边界。福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效的政务服务、透明的市场监管,让企业家们能够心无旁骛地聚焦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技术创新,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胡为民认为,福田区对人才的重视并非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保障落到实处。“人才日”和“企业家日”的设立,正是福田区尊才、爱才、重才理念的集中体现,让像他这样的人才和企业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这种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转化为强大的内生动力,激励着他带领迪博不断追求卓越,用更先进的AI全栈解决方案服务风控与法律合规领域,回馈社会,反哺福田。
如今,迪博在胡为民的带领下,已成长为国内风控与法律合规领域领先的人工智能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胡为民的成功,是个人智慧与汗水浇灌的结果,也是福田区这片创新创业沃土结出的硕果。他的故事印证了:选择福田,就是选择了与卓越同行;扎根福田,就能汲取到无尽的成长力量。在福田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的征程中,必将涌现更多如胡为民一样的人才,与福田相互成就,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晶报记者 高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