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放大招”!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助力创作者扎根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帅文清
10-29 15: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前不久,南山区荣登 “2025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榜首,以深厚的文化产业积淀与创新活力,彰显文化“硬实力”。10月28日,在 “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 现场,南山区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以下简称“政策包”),从人才引育、空间保障、场景开放、创作激励等八大维度构建支持体系,以“真金白银”助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扎根南山。

在人才支持方面,实施梯度人才补贴: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企业新引进入户、35周岁以下的国内外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最高获3万元生活补贴;硕士毕业生最高补贴5万元;博士研究生按深圳市相关政策落实。

空间保障方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市级及以上文化产业园区,最高按上年度实际支付租金的30%补贴,年度上限70万元;园区外企业最高按租金25%补贴,年度上限60万元,资助期限最长3年。对建设改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的市级及以上园区,最高给予300万元资助;在经认定产业空间内举办有影响力的品牌创作活动,单个活动最高按实际费用的50%补贴100万元,同时强化智恒产业园、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微短剧产业集聚效应。

深圳湾公园的海滨风光、机器人谷的前沿科技、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文艺气息、南头古城的千年底蕴、蛇口海上世界的创意风情......南山的多元场景,让“硬核科创”与“市井烟火”无缝衔接,成为创作者不竭的灵感 “源头活水”。

政策包紧扣这一优势,推动三类场景向创作者全面开放:依托科创资源,开放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园区,为科创IP塑造提供深度体验与创作便利;联动文旅资源,开放地标景区、文博场馆、特色街区,组织采风活动,打造兼具烟火气与吸引力的创作素材库;协调国企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金融服务领域提供拍摄场景与资源支持,让“南山元素”成为内容创作鲜活素材。

这样的场景开放与资源支持,正契合创作者的实际需求。深圳客创始人、科创罗盘盘主理人罗凤鸣表示:“我们的账号围绕城市文化和科技科普进行内容创作,南山区的八项举措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开放内容场景、产业空间扶持和支持企业稳定经营等几项。因为南山具有非常好的内容资源体系,无论科创产业还是人文生态,都是创作者非常稀缺的资源;支持企业稳定经营的举措更能给企业减负,这对于发展中的内容创作团队尤为重要。”

在创作激励方面,政策包搭建“联动+激励+赋能” 三维体系:搭建联动合作平台,邀请创作者参与重大活动宣传策划,提供一手信息源;对有影响力的作品,优先推荐申报“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及行业荣誉,并配套流量扶持;支持平台企业、行业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指导创作者参加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拓宽职业发展渠道。

政策包还提供全链条出海服务,助力优质内容“出海”:依托全球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财税、金融、市场拓展等十二大核心环节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作为深圳数字创意产业核心集聚区,南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内容创作生态,目前已形成近1.5万家文化企业、近1000家规上文化产业企业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 —— 规上企业营收占全市近半,7家领跑企业占据深圳同类企业半壁江山(全市15家),高密度布局带来强劲的集聚效应。

尤为突出的是南山“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这里孕育出年营收超千亿元的游戏电竞产业,约占全国40%以上份额,构建起研发、赛事、直播、教育全链条生态;影视动漫领域聚集70余家规上企业,创造超160亿元营收,孵化出《熊出没》等享誉全球的IP;微短剧产业依托阅文IP资源、腾讯分发渠道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内容创新新标杆。

扎根深圳的优质内容创作者、深圳客创始人罗凤鸣指出:“科技强国已经成为国策的当下,南山浓厚的科技氛围可以说是展现中国科技实力的最佳窗口,如果政府可以协调更多产业、企业资源,对于科技科普创作者而言无疑会极大提升创作效率,也会更好地塑造南山科技文化形象。”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帅文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