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笔触,遇见无界的想象;当深厚的文化,化作共通的语言——我们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旅程,致敬南外的流金岁月,致意世界的辽阔与多彩……”10月27日下午,“恰三十芳华 致世界广大”——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第六届“厚德杯”学生视觉艺术作品展在南山区教育局一楼展厅拉开帷幕。


“厚德”再升级,艺韵满城芳
作为南外集团艺术交流的重要品牌,近年来“厚德杯”不断迭代升级,此次展览也从一项书法赛事成果展,发展成为涵盖绘画、数字艺术、篆刻、综合材料在内的视觉艺术盛典。

记者看到,现场设置有“数字化艺术、绘画艺术、书法篆刻、综合艺术”四个展区,共展出逾百件学生作品——本届“厚德杯”最令人惊喜的突破是学生作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艺术融合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及AI技术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应用。在作品中,学生们以笔墨传承中华文脉,用陶艺对话传统技艺,借蓝晒定格自然之美,更以数字艺术碰撞时代潮流,这些融合了非遗与科技、让传统邂逅时尚的大胆创作,既有“墨韵书香”的传统底蕴,又有“跨界融合”的少年意气。多名学生担任展览的“小小讲解员”,也成了师生们眼中的一道艺术风景。


南外(集团)文华学校七(8)班陈智涵的书法作品也入选了此次展览。他表示,自己之前总是担心笔画歪斜、结构失衡,迟迟不敢下笔,直到老师鼓励自己“书法没有标准答案,你的笔锋藏着你独特的个性”,还把他的作品贴到了书法角,这才让他找回自信。他也在学习中感受到,静心创作不仅能写出好作品,还能教自己学会专注、学会欣赏以及承担社会责任。


美育一件事,南山百花开
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登福介绍,南山教育始终将美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今年以来,以“美育一件事”为抓手,南山系统推进美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师素养提升、艺术实践普及等系列美育浸润行动,着力构建了全员、全科、全域、全社会“四全”的美育工作新机制。全区多校建成“少年艺术学院”常态化开展活动,培育出一批特色艺术工坊和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基本形成“人人有爱好、班班有特色、校校有团队”的美育新格局。
陈登福希望,南外集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推动美育与多学科融合创新;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培育更多“艺教融合”型教师;拓展社会美育资源,深化馆校合作机制,在办学中,进一步提升美育特色品牌,让美育释放滋养生命、启迪创造的蓬勃力量。


育人无边界,课堂万象新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也来到了展览现场,他提出,艺术教育的核心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育“会感知美、能创造美”的完整的人。更重要的是,南外没有将美育局限在画室与课本里,而是搭建起“课堂启蒙、工坊实践、展览呈现”的全链条成长路径;而且,通过艺术创作,学校也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环保、传统与未来,让美育成了涵养品格、厚植文化自信的土壤。站在展厅里,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艺术的主角”,让自己的表达被看见、被认可,这与深圳的城市品格有着高度一致性。
陈俊宇提及,南外主动联系美术馆,联动专业资源,让艺术家的智慧、美术馆的藏品走出展厅,成了孩子们的鲜活教材。未来,关山月美术馆期待与南外携手,将“馆校合作”生态做得更加扎实,让更多学生获得艺术滋养。
“展览最动人的莫过于孩子们对‘美’的多元表达,这场与青春艺术的浪漫相遇,让人倍感欣喜与振奋。”深圳市小学美术教研员尹也表示,深圳推动“美育一件事”扎实落地,彰显了美育教育的基础性、超越性、实践性和浸润性,不仅面向所有学生,为学生未来奠基,还将科学美、人文美、自然美和品德美都融入艺术,为学生浸润式发展塑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尹也坦言,很开心看到“馆校合作”搭建出“共融共享”格局,让全世界都成为孩子们的美育教材,特别是此次展出的多元学生作品,彰显出南外美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各成员校在“少年艺术院”主导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艺术教育百花齐放,形成了良好的美育生态环境。



百坊绘童梦,人人展春山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总校长葛岩峰表示,“厚德杯”的升级是南外教育从“分层”向“分类”转型、构建“三驾马车”课程体系的写照。集团“艺教融合”将美育工作嵌入K12贯通培养课程,已经让美术成为学生探索世界、表达自我、连接传统与未来的语言。此次展出的作品就是南外学子在“大美育”生态中生长的鲜活果实,也是深圳“美育浸润”行动与南山教育沃土共同滋养的证明。
近年来,南外持续推进系统性育人变革,以“大资源”整合专业力量,与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美术学校等机构深度合作;以“大课程”打破课堂边界,推动“走校艺术团”、七大教学基地和40校联动实践;以“大人才”为目标,努力培育具有广阔视野、蓬勃创造力与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在此次展览中,师生不仅可以见证非遗传统与人工智能的精彩对话,还能共赏南外学子的审美表达与创意探索,共同探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南外美育生态。

记者了解到,南外集团拥有科苑小学书画篆刻特色工作室,高新中学时尚文创工坊,滨海学校生活陶艺、油画、国画工坊,滨海小学四君子工作坊,科华学校传统服饰工坊,华侨城小学美工坊,沙河小学文化传承工坊,第二实验学校设计工坊等特色工坊,以及文华学校纸艺、高级中学和桃源中学书法、大冲学校和华侨城中学综合材料、深汕西中心学校陶艺、香山里的蓝晒等特色阵地,推动美育在各校生根结果。在近年来的美育创新探索中,南外又联动关山月美术馆,汇聚专家智慧,搭建“馆校协同”共建美育新生态,以“课堂+工坊+展览”等模式,推动美育走出课本,尽显“校馆共育”的教育情怀与美育温度。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