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本土诗人周璇诗集《素履之迹》出版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程思玮 通讯员 刘定宇
10-25 13: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大鹏新区本土诗人周璇的诗集《素履之迹》由国文出版社正式出版。诗集一经面世,便在读者中引发热烈反响,收获广泛赞誉,为大鹏诗歌文化的繁荣添上了一抹独特而亮丽的色彩。

周璇是一位才情出众的诗人。她笔名素衣素言、风之子的黄昏,祖籍江苏泰州,却在深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周璇的诗作灵动而富有张力,作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自然作家协会、深圳市作家协会及大鹏区作家协会的会员,其作品散见于《诗选刊》《作品》《西部》《延河》《椰城》《辽河》《特区文学》《大鹏文学》等数十家知名报刊。她曾获全国“大鹏生态文学奖”优秀诗歌奖、深圳市群文诗歌三等奖、深圳市第二届簕杜鹃原创文学创作奖等多个奖项,作品亦入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还曾荣膺深读诗会第二十五期主题诗人。《素履之迹》作为她首部正式出版的诗集。

《素履之迹》汇集了周璇近年诗歌创作的精粹。全书收录200余首原创诗歌,分为“沉默是最深刻的表达”“万物生长”“爱之孤独”“自由的书写”四个篇章。每一部分都如同一扇通往诗人内心世界的门,引领读者步入她构建的诗意天地。

周璇的诗歌创作,是一场持续的自我探索与精神修行。她在沉默与孤独中静观生命,以灵动而富有哲思的诗句,表达对存在的独立思考。她的语言简洁干净,却蕴含深邃的意象与哲理,如夜空中静默闪烁的星辰,不张扬,却足以照亮心灵的角落。她不为世俗所囿,不随波逐流,始终以坚定的姿态,守护着自己的精神高地。

周璇对自然万物怀有敏锐而细腻的感知。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在她的笔下被赋予生命,成为表达生命张力的意象。她以诗绘景,以景抒情,展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每一个生命的深切关怀。她的诗兼具音乐的韵律与绘画的美感,如悠扬的乐章在耳畔回响,又如绚丽的画卷在眼前铺展。她善于从一片落叶、一滴露珠等细微之物入手,融入现代诗歌的哲学思考,既展现个人精神世界的丰盈,又传递出仰望星空的浩瀚感。在她看来,沉默并非缺席,而是一种深刻的在场——这一独特见解也在她的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评论家周思明对周璇的诗歌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周璇的诗如一张细密的网,缠绕着她对人生的思索;她如一只勤勉而智慧的蜘蛛,不断修补生命中破损的片段。在周思明眼中,周璇是一位气质浓郁的沉思者,她不断追问大千世界与复杂人性,对不确定的人生、社会与时代持续进行质疑与批判。她笔下的意象富有冲击力,即便是微小之物,也能折射出宇宙人生的“浩瀚感”。诗中的“我”因怀有仰望星空的诚意,而超越了现实的束缚,拒绝萎缩与顺从,展现出开阔的精神气象。周璇以诗歌思考人生,具有深刻的文化与精神意义。

诗人常被视为精神上的流亡者,终生寻找灵魂的栖居地。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汹涌而来的今天,人如何在纷繁世界中保持自我的完整?周璇以她的诗作出回应:唯有不忘初心,始终与朴素温暖的事物保持连接,以文字与思辨构筑丰盈的精神世界,方能在喧嚣时代中安顿身心。

《素履之迹》的出版,不仅是周璇个人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诗意生活的大门。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得以暂缓脚步,聆听诗歌的声音,汲取精神的力量。期待周璇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继续前行,以更多动人的作品,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程思玮 通讯员 刘定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