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超1万毫升!顺丰小哥张建的热血公益路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文丽 文/图
10-24 23: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顺丰速运深莞区大浪营业部小哥张建26次献血,总量突破10000毫升。深圳市血液中心为他带上了小红花。自2006年起,他的献血公益之路已坚持19年,尤其近年来,他坚持每季度献血一次,持续点亮生命之光。

在深圳大浪智慧捐血站,身穿顺丰工服的张建是这里的常客。作为一名收派员、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不仅在十年工作中成为服务标杆,更以累计献血超1万毫升、参与山区助学、投身社区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善举,成为同事与客户交口称赞的“正能量先锋”,在深圳不息的城市脉博中持续书写着奉献、责任与温暖的动人篇章。

热血接力:从捐献者到志愿组织者

张建的公益之路始于献血。至今,他已累计捐献血液10200毫升,相当于为一名60公斤的成年人置换两次全身血液,可能挽救过数十个生命,让数十个家庭得以团圆。但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成为深圳市血液中心的核心志愿者,每周有四至五天在大浪智慧捐血站服务,引导献血者、讲解流程,成为站内一道“固定风景”。“看着一袋袋血液最终流向需要的病人,支撑起一个个家庭,这种感觉无法替代。”张建说到。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众人的力量无穷。”怀着这样的信念,张建还积极发动同事参与献血,从联系血液中心到宣讲动员,亲力亲为策划、组织片区的集体献血活动。令他感动的是,每当他发出倡议,“顺丰的兄弟们都积极响应,献血救人的朴素共识让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这份坚持也让他在2024年荣获了深圳市血液中心颁发的“鹏城先锋人物”称号,张建却谦逊地表示:“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有爱的顺丰人。”

2024年世界献血日张建登上深圳地标建筑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默默加入中华骨髓库,并在今年6月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当时手都在抖,那种感觉难以言表,就像在茫茫人海中,突然被告知你可以成为另一个生命的唯一希望。”张建回忆道,那一晚他彻夜未眠,“在这个和平年代,除了冲锋陷阵,能直接救人的机会并不多,献血和骨髓移植就是这样珍贵的机会。”虽因匹配度原因未能最终捐献,但他坦言:“我的资料还在库里,希望一直在。我随时准备送去生命的火种。”

爱心远行:深入山区助学传递希望

张建也积极参与顺丰“莲花助学”项目,曾赴经济困难地区家访。他记忆犹新的是,一户家庭屋内昏暗、家具简陋,墙上却贴满了金灿灿的奖状。“孩子眼中只有对知识的渴望,没有抱怨。那一刻我体会到,我们点滴的关怀,或许就能带来改变的曙光。”

家访后,他主动与一名学生结成长期帮扶对子,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通过书信、电话鼓励对方用知识改变命运。他说,顺丰的公益平台像一座桥,连接起城市与远山,让爱心的回响跨越千里。

党员担当:融入日常志愿服务

作为党员,张建把志愿服务视为习惯,迄今志愿服务时长已超560小时。他和同事们组建了一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开展党群服务、垃圾分类、学生复学保障等工作。在红山地铁站高峰时段,他也常利用休息时间担任引导员,维护秩序、帮助乘客,以“红马甲+顺丰工衣”的形象守护城市脉搏。

专业匠心:服务中创造价值

工作中,张建是名副其实的“服务标兵”。他曾为一位耳机采购客户专业打包,解决包装难题,赢得客户长期信任;也为广告公司客户改造废旧纸箱,降低包装成本,建立稳固合作。他屡获“优秀收派员”“服务标兵”等荣誉,并担任工会“暖心工代”,被同事称为“站点小棉袄”。

顺丰速运深莞区总经理王书槐表示,张建的故事如一束光照亮了平凡岗位。“退伍不褪色”是他的忠诚底色,“党员显担当”是他的行动准则。他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热血传递希望,将优质服务升华为品牌信仰,成为身边可学可做的标杆。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文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