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强国复兴有我,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2025年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主题活动暨班队融合教育论坛在光明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光明区光明小学承办,广东省李志红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光明区李志红名德育干部工作室)协办,为全区德育工作者呈现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育人实践交流盛会,积极推动了区域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对话,共同探讨红色基因传承与班主任思政育人的创新方向,为提升协同育人效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
红色巡礼・沉浸体验育人成果
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一条红色文化长廊在光明小学校道两侧徐徐展开。来自全区的德育干部、班主任代表沿着红领巾巡礼路线缓缓而行,参观两侧精心布置的红色文化宣传展板。
书法社团的孩子写的“胜利”“光明”“传承”“人民万岁”,虽稚嫩却坚定,用童真笔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成为社团成果展中温暖又有力的亮点。
在一楼的红色小舞台上,小小宣讲员声情并茂地讲解自己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时代思考,赢得了参观者的连连赞叹。

移步至二年级教室外的走廊,各中队特色文化展示同样引人注目。“抗战精神”“红歌传唱”“英雄故事”等主题展区,通过一幅幅生动的手抄报、一句句鲜活生动的解说,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参观的老师们不时驻足细看,对学校将红色教育浸润到每个细节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主题仪式・薪火相传育新人
在光明小学综合楼三楼礼堂,少先队建队76周年纪念日主题活动在《黄河大合唱》《地道战》《游击队歌》等经典歌曲的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紧接着,由陈敏、刘昕等老师指导的军魂育童节目《律动红星》,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孩子们饱满的精神状态,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在主持人李志红老师介绍活动背景和嘉宾后,光明区教科院副院长姚中化对活动致欢迎辞,他表示,举办此次红色主题活动,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教育的重要实践,“红色基因的传承要在日常教育中落地生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革命精神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红色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品牌。
出队旗、唱队歌的庄严仪式后,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江山会长带来了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中国心,跟党走》。他讲述东江纵队作为华南抗战旗帜,歼敌9000余人、营救数百文化名人的壮举,还结合父母事迹:父亲江水率队护送文化精英,母亲李兆华扮“村姑”传情报、救美军飞行员,以鲜活往事唤醒红色记忆,让东纵精神激荡人心。
随后,中队辅导员胡湘茜老师分享了《红色种子发芽了——一名新班主任“红色育人”的创新探索》的育人故事。她以《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等课文为例,生动阐释了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红色教育完美融合。“当孩子们说出‘扁担挑的不仅是粮食,更是一种并肩作战的精神’时,我知道红色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段真挚的分享引发了在场教育工作者的深深共鸣。
创建传承・红色旗帜永飘扬
庄重授旗仪式上,二年级8个“英雄中队”正式创建,旗手接过鲜红队旗,承载英雄精神与传承使命。随后大队红色文化授旗,光明小学大队长从范维新伯伯手中接过“光明有我更光明”旗帜,鲜红底色承载嘱托,鲜红底色与醒目字迹,凝聚全体队员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
广东省李志红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在李志红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题为《光明的传承》的红领巾风采展示。他们用深情的朗读,表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坚定信念,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光明区群团工作部副部长、光明区团区委书记、光明区少工委主任范维新副部长在活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活动为建队纪念日注入厚重精神内涵,让队员在仪式中悟责任、明使命,将“传承红色基因”从口号变为实践,在队员们心中播下“听党话、跟党走”的种子,既为区域少先队活动提供范例,也彰显光明小学育人的红色底色。
第一场活动在光明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李超云老师的领呼、退旗仪式后,短暂休整。现场的辅导员老师、少先队员们都带着这份对红色精神的敬意,准备投入到新的活动环节中。
班队融合・实践探索谱新篇
骆曾荣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律动红星”跨年级联合班队红色研学《“昨天、今天、明天”——一场穿越时空的研学活动》。这场通过“80年前的中国—新时代的80年—展望未来的80年”的时间主线,创新时空联动设计,通过历史与当下、现实与未来的对照强化认知,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筑牢红色信仰,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本。

总结展望・红色教育向未来
原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会长、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李建国会长结合东江纵队等革命历史,对活动给予深度点评。他指出,此次红色研学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核心,借沉浸式体验让革命故事“活”起来,既还原先烈奋斗历程,也让学生触摸红色基因温度。他强调,活动是历史的生动传承,搭建“从历史到现实”的认知桥,值得长期推广。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顾问、北京市少先队荣誉总辅导员、原北京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王延风老师从少儿成长与红色教育融合角度开展专题指导。他表示,活动以“80年前的中国—新时代的80年—展望未来的80年”为主线,契合少儿认知规律,通过授旗、小宣讲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成为传承主体,避免红色教育“说教感”,并建议丰富互动形式,让红色教育更贴近少儿生活与思维。
光明小学麦睿锋校长在表态发言中,首先对参与活动的专家、领导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始终将红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此次活动是“红色育人体系”的又一次实践。未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班队融合”“红色舞台”等特色项目,把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校园文化与实践,让革命精神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
光明区德育教研员曾文怡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讲话。她指出,此次活动从“沉浸体验”到“主题仪式”再到“实践探索”,形成完整红色德育闭环,既体现光明小学红色教育创新思路,也为区域德育提供借鉴范例。她强调,下一步光明区将推广活动经验,推动红色德育与日常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少年儿童在红色文化中树立远大理想。

此次论坛为区域德育工作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通过专家引领与同行互鉴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为提升班队融合育人实效拓展了新思路、新方法。
从沉浸式的红色巡礼,到庄重的建队仪式,再到鲜活的班队课堂,本次活动将“红色育人”落到了每一个细节里。未来,光明小学将继续以“大德育”为视角,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班队融合创新,让“强国复兴有我”的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图片由广东省李志红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