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一本为和平而写为和平而译的和平之书 | 人文天地·新阅读

李松璋
10-19 09:45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和平而战》 [日]野坂参三 著 殷占堂 译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25年7月版

评介本书之前,先简略地说说它的译者殷占堂先生。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电视台国际部任编导的殷先生赴日本进修,利用业余时间,他自费做搜集抗战资料的工作,在日本各地寻找日本老八路(日本籍八路军),并带着日本老八路重返中国山东、山西、内蒙古、北京等地,寻访曾与中国人民一起战斗过的地方,看望中国老八路,为牺牲的战友扫墓,并拍摄了多部专题片,真实地记录了日本老八路与中国人民一道,在特殊战线从事抗战的心路历程。他经常说,这是一项抢救史实的艰苦工作,困难重重,但必须和时间赛跑,因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年事已高,陆续谢世,找到他们,并留下他们鲜为人知的事迹,纪录他们对那场战争的立场转变和深刻认知,对中日两国,乃至世界的永久和平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殷先生还编辑、翻译、撰写出版了多部书籍,包括《历史的真相》《反战同盟史话》《图说太平洋战争》《不许可写真》《日本侵华图志》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久前,由野坂参三所著,殷占堂翻译的《为和平而战》再版与大众见面,这本堪称经典的著作让年轻一代读者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枪林弹雨的较量之外,还有一个特殊战线,那就是被俘日军掉转枪口,组成反战同盟,对侵华日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治宣传和心理攻势,为瓦解日军的战斗力做出了卓越而独特的贡献。

本书作者野坂参三,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1940年初,他随周恩来一行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的欢迎,为了保密,他改名林哲、冈野进。在延安的五年多时间里,他参与创建了日本工农学校,以改造和教育日军俘虏,并亲任校长,由初时的十几名学员,发展至抗战胜利前夕的300多人,成为抗战时期和战后处理战俘及居留民工作的中坚力量。

野坂参三对自己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他说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苦难和牺牲,也让日本人民深陷战争泥潭,苦不堪言。他对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理解非常朴素:当强盗手持利器闯入你的家门,为了保卫生命和财产安全,被害者拿起武器,与强盗拼死搏斗,毫无疑问,被害者是正义的,即使杀死强盗也是理所当然的正当防卫。野坂参三认识到,九一八事变,建立满洲傀儡国,发动疯狂的太平洋战争等行径,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经过长期精心准备和策划的阴谋,是包括日本军阀、财团、大地主、官僚们为自身利益,非法掠夺别国土地和资源而发动的非正义战争。他在书中写道:“他们(日本军国主义者)错误地以为,拥有了先进的杀人武器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就足以取得侵略战争的胜利,但事实并非如此。多行不义必自毙!”

《为和平而战》是一本为和平而写为和平而译的和平之书。本书由前线报告、文字纪录、日记、口头汇报、书信等真实史料编撰而成,详尽地记述了反战同盟成员于1944年以前,在中国各地,包括冀鲁豫地区抗日前线和大后方,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向战场上的日军士兵和下级军官,进行和平宣传和各种心理战的动人故事,促使他们放下武器,转变对战争的错误认识,有的日本士兵在他们的劝说下投诚,有的在内部为我军传递了有利的情报,减少了我方军民不必要的损失和牺牲。其中,以电话干扰、传递信件和互送慰问袋的方式最富成效,是我们在以往的抗日影视作品中从未看到过的,希望将来的影视创作能为他们记下一笔。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李松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