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4.83万人次!新凯来展台的人潮,预示着怎样的“芯”未来?

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文/图
10-16 16:0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中国半导体产业正逐步迈向全链条自主可控。

刚开馆,新凯来展台就被人群重重包围,开幕式会场外的走廊水泄不通,万里眼的新品示波器令观众赞叹不已……10月15日在深圳开幕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首日即吸引超4.83万人次观展。

“湾芯展站满人的走廊,是技术和产业蓬勃发展的象征。”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金贤敏感慨道。本届湾芯展重磅新品频发,国产品牌惊喜不断,全链条自主可控进程加速,展现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新凯来展厅吸引众多目光。

“芯”惊喜不断

国产半导体集体突围

“为了看新凯来的产品,我一大早就到了展会现场,想了解新品的发布。”半导体行业的专业观众向女士说道。展会期间,新凯来的展位一直处于“人挤人”的状态,成了最引人瞩目的存在。

现场观众在仔细研究新凯来产品。

本次展会,新凯来展出了六大类产品,涵盖EPI峨眉山、ETCH武夷山、PVD普陀山等16件产品。而新凯来旗下子公司启云方和万里眼则带来了“芯”惊喜。

万里眼在本次展会上全球首发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突破90GHz,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到500%,在半导体、6G通信、光通信、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等领域都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万里眼发布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

“这次发布的新品带宽突破90GHz,位居全球第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打破了西方封锁,成功突破60GHz管制。”万里眼CEO刘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与“产学研用”的合作伙伴一起继续努力,把整个产业链打造得更加坚实。

启云方在展会上首次向业界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原理图和PCB)设计软件,填补了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启云方电子工程EDA BU总裁袁夷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因为国内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才能够给软件企业提供场景和新需求。

袁夷向记者展示通过启云方EDA软件设计出来的PCB板。

华润微电子董事长何小龙在展会上指出,中国半导体产业正逐步实现从原材料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自主可控,而粤港澳大湾区已崛起为中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深圳异军突起

投资者看好大湾区潜力

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半导体全产业链行业盛会,今年的湾芯展展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吸引逾600家参展企业,预登记的专业观众超6万名

湾芯展的空前规模,让专业买家感到“大为震撼”。深圳市深思瑞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赵妮妮表示,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往被进口品牌垄断的产品,现在有4-5个国产品牌可以选择,作为采购商,我们也非常愿意支持国产品牌发展。”

对于新凯来等企业发布的重磅新品,一名行业资深投资者李代军表示,未来国产替代具有很大空间,对整个科技行业发展也将起到降本增效的积极作用。“目前国产替代的产品价格相较进口产品可以降低20%-50%,维修成本也会同步降低。”

“这次的展会让投资人和产业界看到了大湾区半导体发展的潜力,我们感到信心十足!”一家深圳大型投资公司高管周可君向读特新闻表示,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发展具有自身特色,深圳更是具备产业基础雄厚、市场化运作机制成熟、人才资源充沛、政产学研融合等四大优势。

10月16日,在湾芯展中举行的第二届湾区半导体投融资战略发展论坛上,首期规模50亿元的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揭牌重点投向领域为通用及专用算力、新型架构存储、光电子及传感器等芯片以及关键制造设备、零部件及材料与先进封测等核心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深圳构建全谱系、全品类、全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当前,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正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得益于政策、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的协同发力,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编辑 张铃佳 审读 伊诺 二审 袁斯茹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