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西丽交通枢纽工程全面进入主体结构建设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戴晓蓉 程赞 文/图/视频
10-15 18: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备受关注的西丽交通综合枢纽建设迎来新进展。

备受关注的西丽交通综合枢纽建设迎来新进展。10月15日,随着项目桩基施工全面完成,该枢纽工程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也是未来深圳最大的高铁站。

“毫米级”精度技术攻坚枢纽建设

10月15日上午,记者在工程建设工地采访看到,现场塔吊和桩机林立,泥头车来来往往,正有条不紊进行土石方外运,部分工区的工人们正在进行有序施工。“项目于2023年年底开工建设,目前桩基施工基本全面结束,项目合同额已完成6个亿。”中建二局西丽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党支部书记、指挥长程光颖介绍说。

西丽交通枢纽建设规模达13.56万平方米,基坑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前,工程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现场正在进行土方大面积开挖,马上转序到全面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枢纽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设计上呈现“四多”特点:功能业态多、施工接口多、结构形式多、空间分层多,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建设团队大力推进项目创新创效、为科技成果转化提效赋能。如在技术攻坚方面,以毫米级精度破解施工难题,在钢管柱施工中,采用先插法液压调垂工艺,结合双测斜仪实时监控与自动纠偏技术,实现三维定位误差≤±15mm、垂直度1/1000的毫米级控制,所有工程桩均达到I类桩标准。

形成“4高铁+2城际+4地铁”轨道交通网络

根据规划,西丽综合交通枢纽集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于一体,总规模为13台25线,超过现有深圳北站的11台20线,将有利于缓解深圳北站接发能力趋于饱和的问题,提升深圳交通枢纽客运能级,整体工程计划于2028年8月28日建成完工。

目前,从工程具体进度来看,该项目北广场围护结构、工程桩累计已完成100%,北广场土石方开挖累计完成72.15%。按计划,今年12月底前,项目将完成大部分地下结构的施工;至明年5月,完成二层以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明年6月,转入二层以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27年8月,土建结构部分建设将全部竣工。

作为深圳市“五主五辅”铁路客运主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引入4条高铁——赣深高铁、深茂铁路、深汕铁路、深珠高铁;2条城际铁路——深惠城际、深莞增城际;以及4条地铁线路——13号线、15号线、27号线和29号线,形成“4高铁+2城际+4地铁”的多层级轨交网络,完善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布局。

“站-产-城”融合发展国家级试点

西丽枢纽不仅仅是车站,也是“站-产-城”融合发展的国家级试点项目。根据规划,深圳将以西丽超级枢纽为核,构建“南站北城、十字轴带”空间。西丽高铁枢纽及南侧交通接驳通道组成的交通功能片区,正是西丽高铁新城“南站北城、十字轴带”空间结构中的“南站”要素,“北城”则为北侧科技创新服务和高品质生活片区,“十字轴带”为南北向科技创新轴和东西向的站城融合带。

西丽高铁新城南北分别连接西丽湖科教城、留仙洞总部基地和南山科技园,在绿色空间网络构建上,将贯彻生态优先理念,借助丝带公园与大沙河长廊实现立体联动,营造“公园里的总部园区”。同时,西丽高铁新城衔接“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强化片区作为深圳生态网络关键节点的作用。

由此,西丽交通综合枢纽建成后,将作为南山区科技创新轴的重要链接点和城市规划的“前海中心”腹部,与其他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城市道路等一同构筑新的城市空间。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戴晓蓉 程赞 文/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