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航模赛事志愿者:织就赛事运行严密“保障网”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通讯员 马文婧 彭思梦
10-14 20: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清晨五点半,当城市还在沉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的校园内已集结起一支整齐的队伍。10月14日,50名“小海豚”志愿者精神饱满,在带队老师的指引下,安静而迅速地登车,前往龙华文体中心,开启了从14日-19日为期六天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模型(航空)项目决赛的志愿服务工作。

系统培训锻造专业服务“基本功”

早在6月,“小海豚”志愿者们就已完成21门课程的通用培训。赛前,龙华赛委会志愿者部再次组织开展了场馆、岗位与专业培训,内容涵盖职责分工、场地动线、技术支持等关键内容,确保每一位志愿者都能以专业姿态投入服务。

“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流程规范,更注重实战模拟。”志愿者管理团队负责人伍习湖说。从岗位技能到心理调适,从团队协作到现场应变,一系列针对性训练让“小海豚”志愿者们信心满满,为赛事高质量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多岗协同织就赛事运行“保障网”

走进龙华文体中心,“小海豚”志愿者们早已各就各位。竞赛组织处志愿者正一丝不苟地清点、发放与回收比赛器材,确保每一件设备运转良好;他们协助裁判进行运动员管理、赛前展示及场地维护,保障竞技环节流畅衔接。观众服务处志愿者则穿梭于坐席区与通道沿线,不仅耐心提供信息咨询与路线指引,更主动进行文明观赛引导与垃圾分类宣传,以细致服务营造温馨的观赛体验。与此同时,场馆和信息化处志愿者确保着赛事信息的实时传递,而证件管理岗位志愿者则在安全保卫处高效协助完成证件信息的登记、制作、核对与归档,严守安全第一道防线。

“我们以分队形式开展工作,每队建有即时微信群,确保信息高效流转、问题快速响应。”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带队老师曹小燕表示。从FOP区到后台支持,从场地维护到嘉宾引导,多岗位的紧密协作,织就了一张无缝衔接的赛事志愿服务网。

细致关怀打造温暖有力“大后方”

在“志愿者之家”,另一番温馨景象正在上演。“小海豚”志愿者们早早开始整理物资、布置环境:能量补给站备足了食品与饮品,仪容整理区方便大家随时调整状态,女生专属休息区提供贴心的私密空间,解忧信箱静静倾听大家的心声,甚至还有尤克里里和钢琴等乐器,供大家在休息时放松心情。

“我们希望通过细致的安排,让每一位志愿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协助志愿者之家运营的“小海豚”志愿者涂栩立说,“良好的休息与情绪支持,是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

默默坚守诠释无声奉献“亦英雄”

“虽然每天早起晚归,但看到赛事顺利推进,选手专注比赛,我们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一位在FOP区服务的“小海豚”志愿者陈子涛说。

从接待处到竞赛组织处,再到综合保障处,“小海豚”志愿者们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角落。他们或许不曾出现在聚光灯下,名字也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每一次引导、每一次检查、每一次微笑,都已融入赛事的脉搏,成为十五运航模赛事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这群年轻的“小海豚”志愿者,正以扎实的专业素养、细致的服务热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生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赛场之外,赢得了属于他们的“冠军”风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通讯员 马文婧 彭思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