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市举行的2017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首次设立海上展区,展出不少国之利器,市民还可以登舰参观海警新型舰艇和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观看飞机水面救生,海上消防演示,潜水员水下作业情景展示等,了解海洋救助知识。本届中国海博会成为公众进行海洋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
“南海救102”:国家海上救助的新船型
在位于霞海港区的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湛江救助基地码头,参加展览的各种公务船舶,或沿岸线排开,或停泊在海面上进行技能演示,场面十分壮观,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
由南海救助局推出“南海救102”轮、“华英397”艇等一批前沿技术装备,无疑是展会现场的“大明星”。
长度超过120米的白色船体、相当于大型船舶的5700吨排水量、360度无死角全景驾驶室、各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设备——“南海救102”今年初交付使用,作为国家海上救助的新船型,是我国深远海救助装备建设的新起点。
南海救助局湛江救助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海救“102”轮具有较强的海上人命救生、海事监管、综合指挥、信息收集处理和传输能力。同时,可对遇险船舶进行封舱、堵漏、排水、消防灭火、海面溢油回收等救助作业能力,可满足大型直升机起降,还能收放6000米深海拖曳设备、无缆水下机器人(AUV)等深远海救助装备。
从英国引进的“华英397”专业救助艇,被誉为“海上不倒翁”,具有自动扶正功能等特点,适用于大风浪海域救助。
亮相海博会的救助直升机,为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著名的S76系列最新改进型直升机,内仓最多一次性运送12名被救人员。救助直升机一直被誉为“海上神鹰”,在搜救海上遇险(难)船舶、人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上装备的展示力度加强
与往届相比,2017中国海博会加重了对海上装备的展示力度,更好地凸显了海博会作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战略的平台作用。
除“两船一艇一飞机”亮相湛江救助基地码头外,南海救助局应急装备库,也在中国海博会期间向公众开放,一批飞机救援设备和专业潜水设备亮相。
其间,南海救助局举办水面救生、蛙人技能展示、装备展示和公众开放日活动,进行飞机救援设备、潜水设备展示活动,开展海上救助知识科普等。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