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不到1个月,赛事门票已陆续开始预售。近日,结合近期体育赛事相关诈骗案例,深圳龙华公安反诈中心梳理了内部票、代抢、虚假票务网站等赛事票务诈骗的典型手段,避免观众买票踩坑。
在内部票骗局中,诈骗分子常常在社交平台发布内部票、热门赛事VIP席等信息,强调“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伪装成票务网站工作人员。一名女子就因轻信诈骗分子在某社交平台发布的“乒乓球赛事内部票”信息,联系对方后,在对方引导下多次转账,并下载软件共享屏幕,损失近万元。
在代抢骗局中,诈骗分子常以“专业代抢”服务实施诈骗。他们宣称拥有专属抢票软件、内部通道,可“百分百抢到票”,收费200元至1000元不等。部分市民为获门票,轻信骗子并支付费用。诈骗分子收款并发送伪造电子票截图后便将受害人拉黑。另有诈骗分子以账户异常、支付超时、未备注等为由,假意指导“退款”,实则诱导受害人泄露银行账户信息,进而盗刷资金。
此外,还有一类虚假票务网站骗局较为典型。诈骗分子搭建虚假票务平台(网页或APP),界面几乎以假乱真,通过社交平台、二手网站等发布售票信息,引导受害人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高仿票务网站。受害人在高仿票务网站支付后以各种理由(如系统升级、订单异常)拖延,随后假客服以退款或解冻为名,诱导受害人继续转账、提供验证码或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实施进一步诈骗,最终卷款消失。
掌握防骗四步法,警方教你避坑。一是查渠道,认准官方网站和小程序,任何内部票、黄牛票均为骗局;二是看提示,支付时若弹出“账户异常”警告,立即终止交易并举报;三是验信息,通过官方客服查验票号真实性,勿轻信截图或订单号;四是拒私转,所有交易必须在官方平台完成,私下转账100%有风险。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