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警开展“空地联动”交通保障。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深圳迎来出行高峰,东部景区、深中通道等重点区域车流集中。深圳交警如何应对车流滚滚?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深挖道路通行潜力
假期首日,东部景区依然是市民游客的热门出行目的地。记者看到,盐港高架是交通压力最大的节点,往景区及往惠州方向的车流量都在这里汇集,车流高峰期外溢至罗沙路;而作为进出大鹏半岛的交通主动脉,坪西路是市民游客前往山海风光的核心通道,但由于3条道汇成两条道,高峰期加剧拥堵。
为了最大程度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深圳交警在盐田的盐港高架适时采取潮汐车道、大鹏景区内部分合流路段采取交替放行等措施,缓解交通压力。
然而,在巨大车流高峰面前,拥堵的缓解相对于驾驶员的感知体验难以形成匹配。交管部门提醒,前往大小梅沙景区的市民,建议选择地铁出行更便捷,也省去在景区内久久找不到停车位的烦恼。
交通事故“快处快撤”
记者驱车采访中看到,由于车流量大,车辆之间间距较小,追尾、擦碰等事故较为常见。假期期间,如何快速处置事故,避免发生因处置不及时而加重交通拥堵的发生,是交管部门考虑的重点。
“我们已经视频取证,请快速、安全驶离现场。”记者在西部高速公路大队看到,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巡逻主动发现交通事故,司机还没有来得及报警,交管部门就已经取得了联系,指导事故双方快速离开现场。交警张涛对记者说:“目前我市高速公路摄像头基本实现全覆盖,结合路面监控与行车记录仪,可满足事故责任认定的证据需求,市民无需担心撤离事故现场后无法定责理赔。”
记者了解到,为快速响应交通事故等突发交通事件,交警强化“一路多方”联勤联动,在深中通道、机荷高速、广深高速、惠盐高速、水官高速等重点路段,提前派驻拖车、清障车辆等。同时,联合保险公司在高速服务区、收费站增设交通事故理赔服务站点,推广“交管12123”手机客户端远程视频快处功能,实现轻微事故线上取证、定责、理赔,最大限度减少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空地联动”精准调度
“深圳交警空中巡航提醒,此处不能停车,请立即驶离。”假期,交警启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展开“空中巡航”,重点加强对沿线易堵点段的驻守巡控,配合路面警力处置拥堵、事故,并展开安全劝导与提示,引导车辆守法、有序通行。
记者来到大梅沙隧道口交警执勤点,现场警力和事故快赔点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交警使用“无人机+事故快赔点”组合执勤模式。在联勤联动中,无人机与铁骑、清障车、保险公司形成闭环响应。发现事故后,无人机先勘现场、定责任,指挥中心同步调度就近拖车与理赔人员,实现“空中定责+地面清障+线上理赔”无缝衔接。
目前,深圳交警无人机应用已拓展至四大类12个应用场景,包括建立高速公路自动巡检体系,检测交通事故、异常停车等事件;建立分级分类空中执法机制;打造交通事故快勘快撤机制;构建“普粤英”三语劝导体系等。记者看到,从高空预警到精准执法,从快速出警到文明劝导,深圳交警的无人机正以科技力量重塑假期交通保障模式。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