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子撒社区,深圳科普课堂“点亮”全国科普月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09-30 11: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将科学知识送到市民家门口

秋意渐浓,科学正热。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深圳科普课堂”科普专列驶入深圳多个社区,为居民带来一场场集趣味与知识于一体的科学盛宴。在全国科普月“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主题引领下,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南山区创享社区发展中心承办的“深圳科普课堂”深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项目,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将科学知识送到市民“家门口”,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防诈课堂生动开讲,织密养老“防护网”

9月初,“深圳科普课堂”走进西乡街道庄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数字时代|守护养老钱袋子”主题科普活动。聚焦为老服务需求,活动创新采用“宣讲+竞赛+制作”三位一体模式,通过科学讲解、知识竞答与趣味互动,帮助社区长者掌握实用防诈骗技能,筑牢财产安全“防火墙”,充分展现科普服务贴近民生、惠及百姓的实效。

“免费鸡蛋背后藏着什么陷阱?”活动伊始,讲师以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案例迅速点燃现场气氛。结合近期高发的养老诈骗类型,用通俗语言还原诈骗场景、拆解话术漏洞。“原来是这样!”“我也遇到过!”现场掌声与笑声不断,长者们频频点头。随后的防诈知识竞赛更是精彩纷呈,“这题我来答!”题目一出,多位阿姨同时举手抢答,气氛热烈。讲师逐题解析,与长者共同探讨防诈要点,在“讲+赛”中巩固知识,让长者在轻松互动中悄然成为“反诈达人”,真正做到防骗知识“入耳入脑又入心”。

健康讲座进社区,送上实用“养生指南”

在招商街道五湾社区,“深圳科普课堂”围绕社区居民小组健康与运动需求,定制开展“生命健康丨中医与科学运动”基层宣讲活动。沙龙内容层层递进,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受到居民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实用性强,既纠正了以往对中医的误解,也学到了简便易行的科学运动方法,对如何通过中医与运动维护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活动从中医基础理论入手,帮助居民科学理解中医健康观,打破其“神秘”印象。随后,讲师现场带领居民习练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并深入解析太极拳中所蕴含的中医经络学说与阴阳平衡理念。此外,讲师还介绍了多个日常保健穴位,并亲手指导居民自我按摩技巧,助力大家科学运动、乐享生活。最后,讲师特别强调科学运动的方法与安全事项,帮助居民在日常锻炼中真正做到安全、有效。

趣味科学体验,点燃儿童“科学梦”

此外,“深圳科普课堂”还走进多个社区,为青少年及亲子家庭带来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科学体验活动。

“原来太阳有这么大能量!”在沙河街道深超总社区,孩子们化身“新能源工程师”,热烈探讨可再生能源知识,亲手组装太阳能小车。西乡街道庄边社区同步开展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孩子们通过实验探究洗衣液去污原理,并动手制作专属洗涤剂。

在西丽街道新围社区,孩子们跟随老师探索船舶演变史,从独木舟到现代巨轮,一个个生动故事引人入胜。招商街道五湾社区的亲子科技制作现场温馨有爱,家长与孩子共同研究明轮船结构,合作完成模型拼装。当一艘艘明轮船在水盆中成功启航,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整个空间。

需求导向,推动科普“精准送达”

“深圳科普课堂”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以“需求导向”与“点单服务”为核心理念,推动科学走出实验室,以生动亲切的形式走进市民生活。项目结合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打造“全年龄段分层科普服务菜单”,实现科普资源与社区需求的精准对接,确保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成为激发好奇心、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启蒙之旅。

未来,“深圳科普课堂”将持续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市民需求引入更多优质科普资源,将科学送到“家门口”,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共建幸福和谐社区。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王雯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