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虎门镇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邀千余师生共赴科学盛宴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莞科协 文/图
09-30 00: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9月29日,东莞市虎门镇东方小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2025年虎门镇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在此精彩落地。这场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科学盛宴,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虎门镇经济发展局、镇教育管理中心、镇科学技术协会携手主办,东方小学等6所镇内小学共同承办。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实践式创新”为密钥,为虎门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科学世界的大门。现场超1200名学生化身“科学探险家”,更有直播同步记录精彩瞬间,让无法到场的青少年也能线上“云打卡”,共享这场科技狂欢。

活动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趣味科学、天文科学、高科技互动展品、蚊媒传染病防治七大核心主题,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实践的体验项目,彻底打破传统科普“单向灌输”的局限。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区,AI下棋机器人的逻辑博弈、VR航空飞行器的沉浸式体验、智能绘画机器人的艺术创作,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在对弈、操控、观察中理解AI算法与机器人技术的原理;生命科学展区以“人体探索”为核心,心脏血液循环模型的动态演示、人体骨骼拼装的实践操作、防近视护眼仪的实时提醒,将健康知识与身体认知深度融合,引导青少年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在趣味科学展区,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公式,而是能摸、能玩、能体验的“趣味游戏”,火山爆发模拟实验引发的阵阵惊叹、显微镜下微观世界带来的好奇提问、电积木拼装过程中的专注思考,展现出科普活动对青少年科学思维的激发作用。学生表示:“通过亲手操作实验,我终于明白火山爆发不是‘地球生气了’,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这种学习方式比课本更有趣。”

天文科学展区则通过AR地球仪、八大行星模型、月相盒等教具,把遥远的宇宙知识“拉”到校园,让青少年在触摸与观察中读懂太阳系运行规律,激发对星辰大海的探索向往。高科技互动展区让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神奇,风力发电装置展示清洁能源的利用原理;仿真雷电、龙卷风模拟实验展现自然力量的震撼;辉光球、人体发电、人体导电等互动项目,让大家在趣味体验中探索科学奥秘,激发对高科技领域的好奇与向往。

值得关注的是,蚊媒传染病防治展区作为本次活动的“健康科普特色板块”,通过知识展板、手绘创作等形式,将传染病预防知识转化为“清理积水、科学防蚊”等可操作的日常行动,既强化了青少年的健康防护意识,更推动科普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科普效应。

本次活动突破性地采用“线下体验+线上直播”的双轨模式,通过镜头实时呈现各展区的互动场景,让未能到场的青少年也能“云逛展”,累计吸引超万人次在线观看,有效拓宽了科普的覆盖范围与影响力。

虎门镇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进一步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推动科普活动走进更多校园、社区,通过“常态化科普+特色化活动”的模式,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为虎门镇乃至东莞市的科技创新储备高素质后备力量,为“科技强国”建设筑牢青少年科学素养根基。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王雯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莞科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