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2025感动深圳· 我的深圳故事——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分享会举行。分享会上,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年度爱心家庭”名单发布。
年度爱心家庭感言
曲嘉家庭
感谢深圳关爱行动,让爱的力量得以汇聚与传递。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孩子们,以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身残志坚的品格,深深鼓舞着我,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不懈奋斗的动力。这份认可与鼓励,将激励我继续投身民政服务,为儿童福利事业尽一份心力。爱,永不止步。
在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明亮的康复训练室里,曲嘉正温柔地引导一个脑瘫儿童开展肢体训练。与此同时,深圳市南航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她的丈夫李伟汉正专注地与团队研讨着公司合规管理和业务发展。这对结婚十年的伉俪,一个致力于孤残儿童康复,一个为航空事业默默奉献。而在他们身后,四位老人以理解、奉献与爱心,筑起了坚实的家庭后盾。
康复路上的守护者 蓝天下的奉献者
2005年,刚大学毕业的曲嘉怀着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满腔热忱加入中心,从最基础的儿童生活护理工作做起。在曲嘉和她所带领的康复医疗团队的专业守护下,超过百名罹患脑瘫、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儿童,最终回归了温暖的家庭,融入了广阔的社会。以孤残儿童小宝为例,孩子因脑性瘫痪,存在坐立平衡、语言表达与运动方面的障碍。曲嘉通过与孩子聊天、游戏互动建立信任,循序渐进地开展盘腿坐、长坐位、靠墙站立及手眼协调等训练。经多年努力,孩子已可实现平地独立行走,清晰表达需求,生活基本自理,最终顺利融入家庭与社会。曲嘉团队创新的营养支持方案和康复工作实践,赢得了广东省民政厅事务中心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疗专家团队的高度肯定。
曲嘉在业余时间参加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在专业上,曲嘉持续精进,考取了中级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参与区级科研项目3项,联合发表期刊及学术会议论文15篇,分别于2011年、2014年被中共深圳市宝安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工会工作积极分子”。在带领团队方面,通过“以赛促学 以训提质”,在第五届“慧敏杯”儿童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优胜奖、在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受邀在2024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作经验分享。聚光灯下,来自福利中心的孩子第一次站上全国性舞台,在学术年会开幕式现场表演文艺节目《如愿》,他们眼神里闪烁的光芒,与台下曲嘉欣慰的泪花交织——这是她用心血浇灌、在逆境中绽放的花朵。
丈夫李伟汉同样走过了二十载忠诚奉献的航空路。作为深圳市南航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的总法律顾问、综合管理部部长,他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信念,融入了日复一日的严谨工作与责任担当中。国家安全保密工作的重担、航空产品研发管理的精细,要求他时刻保持警醒与进取,于是他工作之余刻苦钻研,相继获得中级经济师职称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并获得上级和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四老护孤幼,稚子传家风
曲嘉家庭的温情画卷,同样凝聚着家中四位老人倾注的心血。
2012年,曲嘉的父母从家乡来到深圳。目睹女儿为之奋斗的儿童福利事业,他们深受震撼,决定发挥余热。自此,两位老人便躬身投入福利中心的公益项目,不仅作为“爱心寄养家庭”和“模拟家庭”成员提供日常照料与情感支持,更在每年春节把中心有意愿的孤残儿童接回家中,让这些缺失亲情的小生命,也能围在欢声笑语的年夜饭桌旁,感受地道的中国“年味儿”和家的温暖。他们的悉心照料,提升了孩子们的运动、认知、语言和生活自理能力,为6名儿童最终成功回归家庭和社会铺就了希望之路。
李伟汉的父母同样心系困境儿童。在社区,他们积极投身垃圾分类督导等志愿服务;对于远方的山区困境儿童,他们默默资助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太和村1名儿童自行车、台灯等物资。婆婆王颖更是老有所为的典范,她自2023年担任航城街道利锦社区达利花园党支部书记,接连荣获2019年利锦社区“博学才艺老人”、2023年航城街道“美丽母亲”、2024年航城街道“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从“一老”到“一小”,良好家风如春风化雨,滋养着下一代。
曲嘉和李伟汉深知,家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情怀和日常点滴的践行。因此,他们格外重视对小学生儿子李昀泽的教育,致力于培养他品学兼优、全面发展。这个小小少年不仅是学习上的“进步之星”,也是校书法队和乒乓球队队员。父母经常带李昀泽到福利中心,在这里,他亲眼目睹父母的辛勤付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种子,悄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也作为小小志愿者参与了“心有梦想 遇见未来——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特殊群体优秀艺术作品展”、宝安公益微电影《翼起飞》拍摄等活动。
自2015年筑起爱巢,十年光阴流转,曲嘉、李伟汉一家用爱岗敬业诠释初心、用互敬互爱滋养幸福、用孝老爱幼传承美德。无论是守护长空的航空战线,还是守护生命底线的福利事业,抑或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基层岗位,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行动传递着温暖,也收获着幸福。
(受访方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汤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