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一场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科普盛宴 ——“2025年石排镇全国科普月活动”在石排智元小学精彩上演。本次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石排镇经济发展局、石排镇教育管理中心、石排镇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聚焦人工智能及其他六大核心主题,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实践式创新”三维模式,将科学精神深度融入校园生活,吸引了全校50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成功在校园内掀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人工智能展区:前沿科技触手可及
在人工智能展区,一系列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品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AI的魅力。AI下棋机器人凭借精妙算法,与同学们展开一场场智慧对弈,每一步落子都展现着人工智能的逻辑与策略;AI视觉小车则依托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预设障碍区域灵活穿梭,轻松避开障碍物,让同学们直观了解机器“看见”世界的原理;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带来震撼视觉冲击,逼真的影像仿佛突破次元壁,让同学们无需佩戴设备就能感受立体画面的奇妙;AI智能互动系列机器人更化身“科学向导”,耐心与同学们交流答疑,用生动的语言讲解AI技术的应用场景,引领大家走进人工智能的前沿世界。
机器人展区:科技与艺术碰撞火花
机器人展区成为科技爱好者的聚集地,各类功能各异的机器人轮番展示“十八般武艺”。对战互动体感机器人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刺激的对战乐趣,通过肢体动作操控机器人完成进攻、防守等动作,在互动中感受人机协同的魅力;智能绘画机器人凭借独特算法,拿起画笔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画作,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巧妙,完美展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之美;人型机器人灵活模拟人类的行走、挥手等动作,姿态逼真;四足机器人则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不同地形上稳健行走;VR双人航空飞行器更是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戴上VR设备,仿佛瞬间置身太空,体验太空飞行的失重感与浩瀚感,全方位呈现前沿机器人技术的无限可能。
生命科学展区:探索人体奥秘的“移动课堂”
生命科学展区化身为青少年探索人体奥秘的“移动课堂”,一系列互动展品将抽象的人体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人体语言百科通过图文与动画结合的方式,解读肢体语言背后的生理与心理密码;心脏血液循环模型动态展示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路径,让同学们清晰了解血液循环的完整过程;人体骨骼器官拼装项目深受欢迎,同学们亲手拿起骨骼、器官模型零件进行组装,在动手实践中深入认识人体结构;牙齿模型、眼球模型细致呈现器官的内部细节,帮助同学们了解牙齿保健、眼部构造的知识;防近视护眼仪则现场为同学们提供科学用眼指导,传授正确的用眼姿势和护眼方法,将知识普及与健康守护有机结合。
趣味科学展区:动手实践解锁科学原理
趣味科学展区以“玩中学”的模式,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火山爆发模拟实验生动还原火山喷发的震撼场景,红色“岩浆”顺着火山模型流下,让同学们直观了解火山喷发的原理;彩色星球展示区呈现出奇幻的科学景观,不同颜色的星球模型搭配灯光效果,仿佛置身宇宙星河;干冰彩虹实验、紫甘蓝显色反应等化学实验,展现出奇妙的化学变化,干冰遇水产生的白雾、紫甘蓝汁液在不同溶液中变幻的颜色,让同学们惊叹不已;通过双目光学显微镜、中小学生专用显微镜,同学们得以探索微观世界,观察细胞、微生物等微小事物的形态;电积木物理实验、磁力数字华容道、滑动拼图等项目,更是让大家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电路连接、力学平衡、逻辑推理等科学原理,有效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
天文科学展区:开启浪漫“宇宙之旅”
天文科学展区带领参与者开启一场浪漫的“宇宙之旅”,将深奥的天文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声点读AR地球仪、AI大模型地球仪成为同学们认识地球的“好帮手”,通过点读和AR技术,地球的地形地貌、气候分布等知识以立体、动态的形式呈现,实现沉浸式认知;气象模拟站还原风雨雷电等风云变幻的场景,工作人员现场解读天气形成的原理;八大行星运行轨迹模型生动展示太阳系中各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让同学们清晰了解太阳系的结构;月相盒则揭开月球阴晴圆缺的奥秘,通过旋转模型,直观呈现不同月相的形成过程;磁吸地理拼图将地理知识与趣味游戏结合,寓教于乐;天文摄影作品集展示了璀璨的星空、神秘的星云等天文景观,让同学们感受宇宙的浩瀚与壮美。
高科技互动展区:趣味体验激发探索欲望
高科技互动展区通过一系列趣味互动项目,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科技的神奇。风力发电装置直观展示清洁能源的利用原理,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让同学们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仿真雷电、龙卷风模拟实验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震撼,模拟的雷电闪烁、龙卷风旋转的场景,让同学们在安全环境中感受极端天气的威力;辉光球、人体发电、人体导电等互动项目更是充满趣味性,同学们将手放在辉光球上,球体内部立即产生绚丽的电流纹路;通过特殊装置,同学们还能体验“人体发电”点亮灯泡、“人体导电”控制电路等神奇现象,在趣味体验中探索电的奥秘,进一步激发对高科技领域的好奇与向往。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