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艺术家景丽莉:工笔画艺术与城市“和鸣”共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09-28 10:0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细腻的笔触在宣纸上轻轻勾勒,一朵朵娇艳的花朵悄然绽放,艺术家景丽莉的工笔花鸟画不仅是对自然的再现,更是她与深圳这座城市对话的艺术记录。日前,借“心源双璧——景丽莉贺勤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之际,记者独家专访景丽莉,她畅谈了艺术探索以及与深圳的“双向奔赴”。

景丽莉

景丽莉,满族,1984年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现长沙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工艺绘画专业,师从画家邹传安。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

景丽莉自幼习画,在校期间,她深受设计艺术的影响,以形式感见长的画面洋溢着设计艺术的影子。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景丽莉南下深圳,经历了特区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里,工笔画为她提供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空间。

《报喜》 8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景丽莉

深圳这座新兴城市以其开放包容的精神,接纳了这位怀揣艺术梦想的画家。她虽然从事过图案设计、服装设计、企业文化等与艺术若即若离的工作,但始终坚持着对工笔画的热爱。

深圳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繁茂的植物、种类繁多的花鸟为景丽莉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山海连城、四季有花激发着她去感受去创作。景丽莉家住海上世界,经常去海边散步、去红树湾观察白鹭、去公园赏花,用她自己的话说,“专注于生灵日常中静谧而充满力量的瞬间”。

《粉黛轻施照水边》纸本设色 137cmx66cm×3 2025年 景丽莉

前不久,她家里还飞来一对小鸟筑巢,产下三枚蛋。但因为楼上有装修声音,感觉不安全,于是鸟妈妈分几趟把鸟蛋叼走了。“小鸟母亲对孩子的那种保护和爱,跟我们人类一模一样。可能跟我作为母亲、外婆的身份有关,我特别喜欢在作品中描绘鸟儿喂食的场景、大鸟与小鸟一起那种舐犊情深的主题,母爱的流露,岁月静好的幸福,传递出真善美的真意。”景丽莉表示。

她在深圳的生活与创作交融在一起,不仅带来了绘画技术上的演变,更珍贵的是艺术与生活互动所洋溢出来的真实。欣欣向荣的画面与温馨祥和的主题成为景丽莉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样式。

《芳华》 8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景丽莉

在深圳的创作岁月中,景丽莉的艺术风格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强化了幽深的空间感和敦厚的分量感的表现,突破传统画法偏重平面铺陈的常规格局。她巧妙运用泼彩、敷色渲染的技法,突出了肌理的变化和笔致的生动。她还引入艺术设计的构成元素和西方色彩处理方式,增强画面上的结构张力和丰富色彩感,突破传统工笔花鸟画视觉审美的单一性。

近年来,她的创作状态越来越松弛,绘画风格从早年的注重光影和形体的塑造转变为对于画面意境和氛围的营造,更偏重传统样式的笔墨意趣,一花一鸟都透着神韵。

《安和》 景丽莉 8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遵循自然融合的立意、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邻于理想。“我的性格是特别喜欢出去游历和见识,开阔眼界。近年来,每年都拿着相机去采风。我拍摄的角度与专业的摄影师不同,我主要花时间在拍摄时去感受与体悟,产生更多感性认识,诉诸笔端,展现我的所思所想。我去江西鄱阳湖看白鹭,万鸟归巢的情景震撼了我”,景丽莉说,同在蓝天下、人与动物、自然共家园的和谐景象留在她的脑海里,所以希望她的作品可以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艺术,是感情的流露,是作者人格的表现。笔墨技巧,只不过是表达感情的手段”,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景丽莉四十余年来一直深耕工笔花鸟。素描、白描、色彩基础深厚的她作品中有着生动、自然的造型和空间表现,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

《澄净》 景丽莉 8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在本次展览中,景丽莉携其旅游采风中的所见所感为灵感源泉的工笔新作。这批创作于2022年至今的作品凝聚着景丽莉的一些最新的探索。比如,画作的背景空间更为开阔,在技法上更为精进。憨态可掬的小象神情毕现,翩然飞起的火烈鸟昂首从容,闲云信步的野鸭悠然自得,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鸟巢中未来的希望的犀鸟温情脉脉,那份对生命最本真的珍视与期待,蕴藏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

景丽莉一直坚守对艺术的敬畏,对传统的坚持,不忘初心。就像她所说,对艺术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和认真,专注投入。作为艺术家,她不断增强文化综合素质。“学艺者,首先重在做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文章书画,等皆是作者人品、人格在作品中的表现和反映。”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