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艺术家贺勤:以女性的坚韧,为工笔画人物注入活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09-28 10: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现代繁忙的大都市深圳,有着一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美、表现美、歌颂美的艺术家,她就是贺勤。“心源双璧——景丽莉贺勤作品展”正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反响热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从内心生发的力量和坚韧,让她在艺术创作之路不断求索。

贺勤

贺勤,苗族,199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高级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深圳市委员会会员。师从工笔花鸟画家邹传安。作品发表于《美术报》《中国美术教育》等刊物,多次受邀参加各类展览并获奖。

贺勤是一位个性爽朗的女性,热情大方。刚开始聊天,她就告诉记者,最近拿到了退休证。“我工作已满35年。1991年我毕业后在湖南的高校工作5年,1996年南下深圳,1997年正式来到深圳,在高中、初中都工作过。拿到了退休证,我很欣慰,这是对我本职工作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开启了我未来的生活。”

《宠爱1》 纸本设色 90cmx59.5cm 2021年 贺勤

“选择来深圳是一个最好的决定,深圳给了我全新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性。”贺勤回忆起90年代到深圳时的情景,眼中仍闪烁着光芒。当时深圳正值改革开放的蓬勃时期,文化艺术氛围日益浓厚,对年轻艺术家而言充满着机遇。

她的艺术之路始于湖南,成才于深圳。在深圳,她遇到恩师——著名国画家邹传安,接受老师的点拨,结合自己的实践揣摩,于笔墨、设色和意境处都获益匪浅。“我们从老师身上学到更多的是内外兼修,不仅仅是技法的提升,在艺术理解和思想层面都有了升华。”同时,她也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画友,相互促进,切磋交流,让这份对艺术的赤子之心坚持下来。

《湘西散忆》纸本设色 157×117cm 2025年 贺勤

这座创新之城见证了她的艺术蜕变与升华。贺勤主攻工笔人物画,她的人物画雅致而丰厚,沉静而富有内涵,让观者心有所感,同时她也长于小品画,小品画传神有趣有格。她在取景构图选择上有着独特的视角,往往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场景,笔下的人物多是女性或儿童,对人物的动态和瞬间神态描绘手法细腻入微、线条挺拔流畅,形成了自己的工笔画风,传达出真善美。

“我对故乡怀有无限眷恋。每次回去,我总能发现故乡的美”,贺勤表示,她一直思考如何通过艺术将故乡的文化进行当代转化。在创作中,她将其深邃的目光投向“湖湘大地的瑰宝——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她深谙“古为今用”之道,运用高度的艺术提炼与元素提纯方法,对土家族苗族服饰银饰的繁复纹样、吊脚楼中青瓦与木构的韵律、人物质朴而坚韧的姿态,进行着当代性的选择、简化与重构。《苗女》系列便是这样诞生的。深植于血脉的湘西记忆为她的创作带来丰厚的滋养。

《稚乐》纸本设色 152cmx119cm 2023年 贺勤

与此同时,她也将目光也投向繁华鹏城,笔下的当代人物和生活印迹也映照出都市街巷中流转的光影与气息。她优游于传统与当代之间,笔墨随心,从容不迫。以女性温馨、独特的视角展现生活美好,从生活细节的变化,观众能从中看到深圳的发展。

对于人物画家来说,刻画人物不难,难的是使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我在创作中追求自然流露,贴近生活的理念。中国画讲究的是意象,是对客观物象认识后融入了画者主观精神而形成的。也就是画家赋予画面上的图形以生命,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常说的传神”,贺勤专注于艺术的实践和思考,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等红灯》纸本设色129×334cm 2022年 贺勤

在深圳这座繁华都市,能以笔静心,创作出这么多作品并非易事。女性艺术家犹如一股清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每一个女性都会有多重角色,她们是职业人士、母亲、女儿、妻子。在多重身份之中,我们亦需要一份独特的自我和追求,这也是女性精神独立的一种体现。”贺勤认为,作为女性艺术家,内心强大、生发出力量非常重要。“画画对我而言是独属于我的空间。每当拿起画笔,安静地画好每一根线条,似乎一切的烦恼和嘈杂都消失。每一笔、每一线,都像是给心灵注入一股清流,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滋养,让心情变得宁静而愉悦。”

《家园》 纸本设色 156cmx188cm 2024年 贺勤

本次展出的系列工笔画,是贺勤对自己成长之地的一次深情回溯与当代诠释。她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视角来觉察生活的感悟,展现出工笔画艺术语言中一种动人的力量。她的作品现实生动、鲜活灵动,是采撷形而下的现实之美,升华为形而上的人文之美,传达浓郁的现代气息、生活味道以及温馨暖意。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