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巨匠哈默林莅深,本周末演绎“幻夜、童梦、苍穹”三重乐境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09-25 17:0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7日晚八点,集演奏与作曲于一身的时代传奇钢琴家马克-安德烈・哈默林即将莅临深圳音乐厅,这位手握七次“朱诺奖”及十一项“格莱美奖”提名的钢琴巨匠将以一场兼具技术极限与精神深度的独奏音乐会。

在当代钢琴界,哈默林的名字代表着一种矛盾的统一:既能以近乎机械的精准演奏呈现最复杂的乐段,又能在同一瞬间注入变幻莫测的温度。这位被《纽约时报》誉为“近乎超人技术的演奏家”的加拿大“国宝级”钢琴家,在其职业生涯中曾获得七次“朱诺奖”与十一项“格莱美奖”提名、位列《留声机》杂志名人堂等。本场演出他将演绎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十九奏鸣曲“槌子键”》、舒曼《童年情景》、拉威尔《夜之幽灵》,带领着观众层层叩开“三重古典乐境”,从贝多芬的“宇宙意志”,到舒曼的“内心独白”,再到拉威尔的“幻影狂想”,在鸿篇巨制与精巧小品中,开启一场属于听觉与思想的共振之旅。

演出之外,哈默林作为英国亥伯龙唱片公司(Hyperion Records)的专属艺术家,已经发行了89张专辑,留下了无数个经典录音,涵盖独奏、协奏曲及室内乐领域。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于2000年发行的波兰钢琴家戈多夫斯基改编的肖邦练习曲全集,因作品难度极高,被冠以完成它“需奥林匹斯般的演奏造诣”。也正是这张专辑,助力哈默林斩获第43届格莱美奖和“留声机”独奏大奖,并跻身《留声机》杂志名人堂,与拉赫玛尼诺夫、古尔德、阿格里奇、鲁宾斯坦、卡拉扬等传奇音乐家并列其中。

他还痴迷于挖掘冷门作品,他在对19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罕见作品的大胆探索中,不断赢得赞誉,先后灌录了阿尔坎、戈多夫斯基、伯恩斯坦、博尔科姆等人的作品,并数度赢得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的唱片大奖,被誉为“打开钢琴曲库隐藏空间的人。”当然,对于传统作品,哈默林同样信手拈来。他的保留曲目包括贝多芬、舒曼、肖邦等作曲家的核心曲目。他的德彪西、拉威尔专辑被评论界誉为“技术与透明质感的完美结合”。

除了演奏,哈默林还有一个“作曲家”的身份——就在去年,他发行了首张原创专辑《新钢琴作品》,收录了他的9首原创作品。这是他对自己近期作品的全面总结。作品中不仅充满了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也融入了他对音乐前辈大师的致敬,被《纽约时报》评为“现在就值得一听的五张古典音乐专辑之一”。

本场音乐会带来的三部作品,分别对应着音乐会标题的“幻夜、童梦、苍穹”。上半场的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十九奏鸣曲“槌子键”》被誉为“钢琴中的第九交响曲”,也是贝多芬奏鸣曲作品中“最完美且险峻的巨作”,长达40分钟的鸿篇巨制涵盖了赋格、变奏等复杂结构,考验演奏家对“力量与哲思”的终极掌控;下半场将呈现的是浪漫主义的双面镜像:13首小品勾勒出舒曼的《童年情景》,以指尖的细腻触感,还原舒曼情感中渗透的敏感与诗意的私语式内核;最后以拉威尔被后世认为“最难”钢琴作品的《夜之幽灵》致敬大师诞辰150周年,这部作品取材于法国诗人阿洛伊修斯·贝特朗的同名散文诗,既是以独特气质与难度而闻名的套曲,更是“奇迹般超越现实”的艺术存在,精彩绝伦的技巧中蕴含着丰富瑰丽的想象。

(深圳音乐厅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