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最大敦煌展持续“圈粉” 多元活动解锁文化体验新玩法

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文 周红声/图
09-25 08: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文物数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自7月26日在南山博物馆开展至今,持续引发观展热潮,成为近期最受瞩目的文博特展之一。据悉,馆方精心策划了多元配套活动,为观众搭建深度理解敦煌文化的桥梁,将单纯的文物观赏转变为丰富的文化体验之旅。

展览吸引众多参观者前来感受跨越千年的敦煌文化艺术。

多场重磅讲座接连举行,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先后开讲,从考古、佛学、音乐、美学等视角系统解读敦煌。讲座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的《敦煌石窟考古的历程与主要成果》拉开序幕,它系统梳理了敦煌石窟考古的脉络。随后,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崔中慧博士以《石窟万象:从敦煌看世界、悟人生》为题,从佛学角度阐释敦煌艺术中蕴含的生命关怀。《洞之以情:听得到的敦煌音乐和导赏》由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创办人纪文凤与艺术总监甘圣希主讲,带领观众探索唐代乐舞与敦煌壁画中的音乐密码。88岁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雕塑家何鄂也亲临现场,在《灿烂文明与时代创造》的讲座中详尽解读敦煌文物的美学价值。

在展览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观众感受到敦煌石窟深厚的艺术底蕴。

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现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带来讲座《敦煌艺术的传承创新》,回溯了敦煌艺术的传承脉络,揭示了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本次展出的复原洞窟震撼十足,深圳美术馆馆长、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朱建军围绕《何以大成——敦煌文化艺术大展解读》这一主题,深入剖析展览中的莫高窟北凉第275窟、西魏第285窟,以及同时体现唐、吐蕃、粟特文化元素和艺术特征的第158窟和多幅临摹壁画,还通过分析珍贵文物北宋《归义军衙府酒破历》揭开敦煌的历史面貌。

系列讲座引发观众热烈反响。中国香港网友“moon盟”在社交平台赞赏南山博物馆,评价赵声良的《敦煌艺术的传承创新》讲座“内容深刻,亲切幽默”,并表示通过讲座能更好理解敦煌艺术的历史脉络。

除讲座外,馆方还推出壁画修复、泥坯画、活字印刷等公共教育课程与敦煌文化艺术讲堂,周末亲子专场、服饰专场等主题活动,以及“教师节之夜”等节日特别活动。此外,8月至9月间举办的多场国乐展演,进一步丰富了观展体验。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文 周红声/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