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 通讯员 高泳忻 文/图
6月21日上午,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洋溢着欢快而温馨的氛围,“探童趣 享夏韵”夏至节气主题文化活动暨“深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宝安区分场活动在此举行。这场活动吸引了40组来自海天小学的亲子家庭,大家齐聚一堂,感受夏至节气中蕴藏的自然智慧与生活美学,传承文化脉搏,共绘文明新篇。
欢乐互动,尽显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开始,亲子家庭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到传统玩具竹蜻蜓的拼装中。不一会儿,一只只轻盈的“空中精灵”便诞生了。孩子们高高举起竹蜻蜓,用力一搓,看着它在空中盘旋飞舞,现场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这是爸爸小时候玩过的玩具!”一位家长看着孩子兴奋的小脸,感慨万分。竹蜻蜓不仅承载着两代人的童年记忆,更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让传统玩具的魅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随后的“夏至诗词对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吟诵着《夏至》《竹枝词》等经典诗篇,凭借着对诗词的熟悉和理解,将诗句与诗名巧妙配对。为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和文化氛围,每位参与者还获赠了一支仿真荷花,寓意着“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夏日雅趣。一位小学生紧紧捧着荷花,兴奋地表示,要把古诗里的夏至之美分享给同学们,大家一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充满挑战与趣味的知识问答环节,主持人讲解夏至的传统习俗。孩子们踊跃抢答,积极展示自己刚刚学到的知识,而家长们也纷纷补充南北方的民俗差异,让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紧接着,亲子家庭齐声朗诵《夏至避暑北池》,在抑扬顿挫的韵律中,感受着古人对夏至的独特情感与生活智慧。
在“纸鸢祝福挂饰”手工区,五款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纸鸢挂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他们在纸鸢上写下“夏至安康”“清风常伴”等祝福语,再将彩绳与铃铛巧妙地串联组装。非遗竹编环节更是亮点纷呈,非遗老师手把手教授竹篾编织技法,亲子合力制作竹编扇子,再以荷花刺绣点缀。一位母亲轻摇完工的扇子笑道:“这把扇子既有传统手艺的精致,又有亲手制作的温度,是夏天最好的礼物。”
以文化人,传承文明之光
此次“探童趣 享夏韵”夏至节气主题文化活动,以节气为媒介,巧妙地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融为一体,让传统文化从历史的深处走向现实,变得可触可感。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传统玩具、吟诵夏至诗词、了解传统习俗的过程中,深入学习了国学文化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夏至的相关知识,朗诵了夏至古诗,还做了风筝、扇子,深度学习了国学文化,也锻炼了手工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我们家长有机会和孩子一起重新审视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家长王女士在活动结束后深有感触地说。
参加活动的关义霖小朋友也兴奋地表示:“我和妈妈一起来的,做了好多好玩的手工,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玩得很开心!”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此次活动不仅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进一步增强了市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实践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