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2日晚,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总计动用直升机290班次、船舶12船次,安全撤离全部海上作业人员5192人。目前,31个海上设施已相继启动“台风生产模式”。
超强台风“桦加沙”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把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监测预警,通过直升机和船舶等方式有序组织撤离,确保海上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地返回陆地。
“截至目前,公司总计动用直升机290班次,船舶12船次,安全撤离全部海上作业人员5192人,所有作业船舶安全返港或在锚地避风,撤台过程安全有序。”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协调部应急综合经理邱志敏介绍。
随着平台人员陆续撤离,南海东部油田31个海上设施也相继切换“台风生产模式”,实现短期无人化生产。
“台风生产模式”,是指海上作业人员在台风期间全部撤回陆地后,海上油气作业平台“复制”到陆域中控系统,对一两百公里外的海上设施进行远程操控生产。而操作信号通过卫星这一“超级Wi-Fi”进行传输,实现台风期间油田少停产、不停产。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惠州25-8平台总监王辉介绍:“陆地操控中心相当于海上平台的‘第二大脑’,可以让油气设施在台风期间安全平稳生产,全力保障能源供应所需。”
截至9月23日14时记者发稿,南海东部油田尚未进入超强台风“桦加沙”风圈,海面风小、浪小,各油气生产设施运行平稳。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