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广东新会——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龙泉酒店国际会议中心,随着“新赛道·新动能·新跨越——新会陈皮出海赋能千亿产业媒体发布会”的启幕,新会陈皮产业再度聚焦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目光。这次发布会由行业权威机构、科研院所、金融资本及龙头企业共同参与,标志着新会陈皮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三产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产业升级:传统道地优势转化为现代产业动力
新会陈皮,被誉为“陈皮中的上品”。科研结果显示,当地特色品种茶枝柑在新会独特的土壤结构、河网水系与气候条件下,其果实中黄酮类、挥发油等活性成分的积累上显著优于其他产区,形成了独特的香气与药理价值。这种道地性优势,使新会陈皮在中医药、食养、康养等领域长期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正因如此,新会陈皮不仅是“岭南中药瑰宝”,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此次发布会上,广东亚太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全国首个陈皮全链条产业园。产业园占地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集工、商、文、旅四位一体,整合了种植、加工、仓储、生产、销售与文旅体验,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闭环。产业园已与310户柑农建立合作,辐射果园面积约4万亩,规划仓储能力达4500吨,预计陈皮货值超160亿元,将成为国内陈皮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平台。
产业园展示的六大功能平台——全产业链加工中心、智能仓储服务中心、双创品牌孵化基地、新会陈皮检测中心、综合服务展销中心及新会陈皮研究学院——不仅是产业升级的硬件载体,更承载着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的战略使命。业内专家认为,这一项目的落地,意味着中国陈皮产业将告别“小散弱”,进入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全链条标准化管理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
数字化赋能:从流通到交易的历史性突破
陈皮作为特色农产品,长期面临“产地分散、标准不一、价格不稳”的行业痛点。如何从流通环节切入,推动产业链条走向透明与规范,是行业亟需破解的难题。
本次发布会上,亚太陈皮产业园接受三大权威机构: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大南药供应链(广东)有限公司、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的授牌。这是陈皮产业从传统买卖走向“有组织、有规则、有标准”的现代化交易体系的重要起点。紧随其后,一系列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同步落地: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合作,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品控标准体系;与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签署协议,探索跨境交易与境外合规路径;与浪潮区块链合作,推动“一物一码”溯源平台上线,确保“真产地、真年份、真品质”;多家金融机构也宣布提供金融支持,形成覆盖种植、仓储、加工与交易的全流程金融服务。
出海提速:从地域特产到国际大健康资产
长期以来,受标准体系不统一、品质认证与追溯难度较高等因素制约,新会陈皮出口整体处于培育阶段,但近年复合增长趋势明显。
此次发布会上落地的“交易中心+监管仓+权威检测+区块链溯源”组合拳,为“新会陈皮”出海提供了可验证、可交易、可交割的基础支撑平台;而与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则为新会陈皮对接国际市场打开了“制度性通道”。
在海外需求方面,调查显示,华人群体对“家味与食养”的需求偏好稳定,而中式健康消费在多个国家升温。研究人士认为,新会陈皮在海外市场不仅具备消费属性,更有望在国际大健康产业链条中占据一席之地。
品质保障:中检入驻与标准仓护航行业信用
新会陈皮的稀缺性广为人知。业内普遍反映,目前市场上新会陈皮真品比例偏低,假冒伪劣问题长期扰乱市场秩序。
针对这一痛点,亚太陈皮产业园引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检)打造标准化品控体系,并联合政府部门共同建立标准化仓储体系。未来,凡进入产业园标准化仓库的陈皮,均将通过中检权威检测并完成数字化建档,实现从入库到流通的全过程可追溯。通过“一码一物”的技术手段,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时查看产地、年份、仓储等全流程信息,切实解决“真假难辨”的行业难题。
与此同时,江门市已出台《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也被引入管理环节,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防火墙。
新会区相关政府负责人在会上表示,陈皮产业园不仅是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
根据市场发展态势和行业相关数据显示,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将在2025年突破280亿的基础上,逐步迈向千亿级目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丁薇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