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聚焦华侨抗战历史,纪录片《烽火赤子心》广州首映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9-19 08: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我们的名字都与国家有关:社心、社义、卫国......”说话者正是爱国华侨郑潮炯的次子郑社心。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里,广东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制作的五集历史人文纪录片《烽火赤子心》在广州图书馆首映。首映活动旨在通过影像的力量,铭记历史,缅怀先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纪录片《烽火赤子心》导演组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聚焦港澳同胞、海外华侨的抗战历史,历时一年在北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澳门、云南、重庆、广东寻访拍摄,用“小人物”折射“大历史”,用“历史信物”展现“家国情怀”,用“后人的追寻”讲述“前辈的故事”。

在侨批中,在家书里,在乡村祠堂,在异国他乡……导演组从中发掘出大量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华侨抗战故事,展现海外侨胞在抗日战争时期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巨大贡献。该片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叙事手法,通过“寻找人”的第三方视角展开叙事,将个体命运与群体精神巧妙结合,生动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

《烽火赤子心》总导演、总撰稿、总制片王世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战的14年烽火岁月里,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的800多万华侨,都为祖国抗战作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烽火赤子心》选择不采用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先进的AI技术进行制作,更是为保证向观众呈现那个时代真实的历史,而真实恰是纪录片独有的力量。

影片中,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营救美国飞行员克尔、南洋小贩郑朝炯“鬻子救国”、南侨机工遗孤叶晓东寻找父亲陈团圆、粤港澳三地培正中学薪火相传的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首映仪式邀请多位纪录片主人公和专家学者分享华侨抗战故事,新加坡华侨郑潮炯后人郑社心、菲律宾华侨谢振凯后人谢柏毅、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后人曾德平等嘉宾,在现场深情讲述前辈们的抗战故事。郑社心回忆身处底层、生活艰难的父亲郑潮炯义卖为祖国抗战捐款的事迹,他说:“有国才有家,这是我们的家训。”

谢柏毅分享父亲谢振凯与母亲高美丽跨越中菲两国阻隔,在战火中彼此守候的亲情故事,令现场年轻人动容;曾德平在现场讲述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抵抗日寇的战斗传奇,更让观众刷新关于香港抗战的历史认知。通过他们的讲述,观众们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侨胞们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争。

专家学者、观众代表在观看纪录片后纷纷表示:《烽火赤子心》用情至深,在历史细节中折射人性光辉,委婉动人展现大历史,于无声处听惊雷,为观众带来深刻的历史体验。“华侨对祖国抗战做出独特的贡献。”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干介绍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故事:“当时回国的南侨机工有3400多人,广东籍的就有2000多人。他们中不少人是汽车司机、修理工,参与了难度很高的滇缅公路修建。”

据悉,纪录片《烽火赤子心》定档9月22日到26日21:55在广东卫视播出,爱奇艺作为该片独家播出平台将同步每天在中午12:00上线。广东卫视与爱奇艺表示,《烽火赤子心》是双方跨屏合作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通过融媒传播渠道,将华侨抗战故事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让更多人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铭记华侨对抗战胜利做出的贡献。

此外,本次首映仪式暨华侨抗战故事分享会的主办方广州图书馆已经正式收藏纪录片《烽火赤子心》,市民游客可以在广州图书馆观看这部高质量的纪录片作品。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