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陲的精河县,小小的枸杞风生水起,成为了乡亲们的“致富果”。精河枸杞,具有果实鲜红、粒大圆润的特点,素有“红玛瑙”美誉。这些年,精河枸杞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身计划”,从传统意义上的干果,发展成为集锁鲜枸杞、枸杞原浆、精酿啤酒、枸杞燕窝等40余种产品于一体的“大家族”,并从家乡的田间跃入国内外的餐桌。 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鲜果近6万吨,产值6.62亿元,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和教育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如今,这颗红果果在当地带动3.2万人就业,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100元来自枸杞产业。杞农们靠着它,盖新房、买新车,过上了稳稳的幸福生活。9月16日,记者跟随“走进美丽新疆”全国省级媒体全媒体采风团,走进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枸杞高标准示范园,探寻精河枸杞全产业链发展的奥秘。编辑 李璐 审读 李伟文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红玛瑙“变身记”

09-17 15:50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赖犁 姜鑫
在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陲的精河县,小小的枸杞风生水起,成为了乡亲们的“致富果”。精河枸杞,具有果实鲜红、粒大圆润的特点,素有“红玛瑙”美誉。这些年,精河枸杞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身计划”,从传统意义上的干果,发展成为集锁鲜枸杞、枸杞原浆、精酿啤酒、枸杞燕窝等40余种产品于一体的“大家族”,并从家乡的田间跃入国内外的餐桌。 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鲜果近6万吨,产值6.62亿元,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和教育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如今,这颗红果果在当地带动3.2万人就业,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100元来自枸杞产业。杞农们靠着它,盖新房、买新车,过上了稳稳的幸福生活。9月16日,记者跟随“走进美丽新疆”全国省级媒体全媒体采风团,走进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枸杞高标准示范园,探寻精河枸杞全产业链发展的奥秘。编辑 李璐 审读 李伟文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