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于创造性 ——三论高质量谋划好编制好深圳“十五五”规划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07: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十五五”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机遇期,富于创造性对编制好规划至关重要。

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崛起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依靠的正是勇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的精神。站在“十五五”的历史关口,深圳唯有以创造性思维破题,以创造性路径突围,方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尖兵。

创造性,体现在制度创新上。深圳经济奇迹的背后,离不开一以贯之的制度创新。今年6月,《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公布,为深圳加速推进制度创新发出了新指令。展望“十五五”,深圳当继续以制度创新降低体制成本,以先行示范探索重点领域改革的路径,以观念更新突破区域及部门间的利益藩篱。尤其是前海、河套等平台要进一步深化规则衔接,探索数据跨境流动、职业资格互认等,勇闯改革“无人区”。

创造性,体现在产业创新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圳没有局限于传统制造业,而是敏锐捕捉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机遇,形成了完备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这是深圳成功的密码之一。如今,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深圳要在“十五五”规划中,以创造性思维引领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打破路径依赖,敢于“破界”思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域全行业高水平应用,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尤其是在以智能、绿色、健康发展等为特征的未来产业上,要以硬核制造为基底,以前沿突破为牵引力,前瞻性地进行相关规划布局。

创造性,体现在区域协同发展创新上。“十五五”期间,深圳要创造性地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深度合作。比如,将前海所形成的改革创新成果,加速向珠江西岸城市输出复制;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等。要走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道路,在更大区域内优布局、促联通、谋发展,携手周边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创造性,体现在社会、环境等领域的治理创新上。在社会治理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环境优化上,“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十五五”期间,深圳要进一步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营造国际一流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空间。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是“十五五”规划的题中应有之义。比如,当前中国工程师数量巨大,深圳可以携手香港强强联合、用好“工程师红利”;着力引入青年一代的科学家与创业者,吸引更多人到深圳创新创业,使深圳进一步成为全球原创技术的源头产地等。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创造性”的探索。对深圳来说,“十五五”规划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也是一场富于想象的创新实践。只有赋予规划创造性,在产业发展、区域协同、城市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为经济特区赋能、为先行示范区提质、为大湾区建设增效,在新的发展阶段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