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 中国首次跻身前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09-16 20: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2025年GII勾勒出全球创新版图,显示GII中进步最快的正是那些将创新视为韧性、增长和竞争力的根本引擎的经济体

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外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创新领军者逐一揭晓,中国首次跻身前十。

《全球创新指数》显示,瑞士、瑞典、美国、韩国和新加坡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名列前茅,其次是英国、芬兰、荷兰、丹麦,中国排名第10位。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

GII采用约80项指标来评估全球近140个经济体的创新表现,涵盖研发支出、风险资本交易、高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申请等。

GII显示,以中国(第10位)、印度(第38位)、土耳其(第43位)、越南(第44位)、菲律宾(第50位)、印度尼西亚(第55位)、摩洛哥(第57位)为首的一批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持续攀升。2020年以来,沙特阿拉伯(第46位)、卡塔尔(第48位)、巴西(第52位)、毛里求斯(第53位)、巴林(第62位)和约旦(第65位)一直是创新排名上升最快的国家。

报告指出,随着创新集群日益集中,东南亚、大洋洲地区在全球创新动态中仍处于核心地位。其中,仅中国就拥有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的24个。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2025年GII勾勒出全球创新版图,显示GII中进步最快的正是那些将创新视为韧性、增长和竞争力的根本引擎的经济体。本年度GII既展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也揭示出各国在充分释放其创新潜力方面仍需应对的挑战。

另据了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在当地时间9月16日下午举行主题为 “创新的十字路口:规划未来”的高端对话,邀请嘉宾探讨全球格局重塑、突破性技术以及不断演变的监管如何改变创意的产生、传播和规模化。

据介绍,《全球创新指数》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并与波图兰研究所合作。自2007年创立以来,《全球创新指数》已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企业和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工具。该指数已被联合国大会认可为权威的基准工具,用于衡量创新并支持可持续发展。今年是该指数报告的第18版。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67年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现有194个成员国,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该组织旨在为全世界创新者和创作者服务,确保他/她们的创意安全进入市场并改善世界各地的生活。

去年公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瑞士、瑞典、美国、新加坡和英国居前五位,中国、土耳其、印度、越南和菲律宾则是10年来创新力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在全球创新指数对133个经济体的排名中,中国位居第11位,排名较上年上升一位,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今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该榜单被视作是为《2025全球创新指数》铺垫基调。在这份榜单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圣何塞-旧金山集群居第三。

【延伸阅读】

“创新之城”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创新之城”,深圳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进程中,知识产权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连接器。

近年来,深圳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工作要求,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水平,奋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

今年4月公布的《深圳市2024年知识产权白皮书》显示,全市专利授权量24.19万件,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63万件,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商标注册量24.95万件、居全国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是全国平均水平(14件)的7.9倍。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金奖预获奖9项,创历史新高。

(备注:图片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网)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