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深圳要这样干……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09-12 18: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深圳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简称《工作措施》),围绕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扩大深圳农业科技品牌影响力、抓好农产品有效供给、夯实农业生产经营基础等五大方面,提出19条具体措施,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实现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促农民增收、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为全国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深圳贡献。

在构建产销对接机制方面,《工作措施》提出,发挥深圳消费市场优势,每年组织2次以上采购商到产区、田间地头与生产主体对接,建立产销合作关系;组织一批企业参加“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系列活动以及重点农业展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展位支持;支持对口地区及其他产区农产品企业在深圳建立销售渠道,助力优质农产品产区对接深圳农业外贸企业、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社区团购。促进国内国际市场供采对接;聚焦中秋、国庆等节庆消费热点,发展节庆经济。

在扩大农业科技品牌影响力方面,《工作措施》提出,开展“为深圳企业找市场”系列活动,持续刊发“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分类梳理一批深圳的涉农典型企业,开展深圳企业产品及技术宣传推广;梳理深圳本土农产品、农业科技、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涉农产业名录,鼓励媒体开展“品牌-传播-渠道-市场-人才-生态”全链条项目共建,擦亮大鹏“旅游+”、“南山荔枝”、沙井蚝、远洋渔业等产业品牌,扩大深圳农业无人机、农业AI、生物育种等农业科技品牌影响。

针对农产品有效供给,《工作措施》提出,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分级试点,做深优质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做实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拓宽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持本市企业异地建设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组建专业助农直播团队,协调邀请企业负责人、种养殖户等共同出镜,联合开展助农带货活动;围绕优势品牌实施系统性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做大“深汕友农”等赋能平台。

在夯实农业生产经营基础方面,《工作措施》提出,拓展AI赋能农业场景,开设中小商家新媒体运营实战班,加大乡村经营人才培育力度;深化媒体系统改革,建立深圳农业媒体矩阵。

在丰富乡村消费业态方面,《工作措施》提出,支持媒体联合专业设计人员深入挖掘深圳古镇、古村落及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特色文化资源,设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广泛运用国潮、动漫、短剧、游戏等讲好农业产业、农业品牌、农业人故事;建设一批产业强村,组织与报业、广电电商平台以及小红书、抖音、拼多多等渠道平台对接,合作打造“渠道+终端”数字营销示范村;依托海域、海岛,发展集食宿游赏、科普观光、海上垂钓、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海洋文化载体;开发多元城乡旅游主题线路,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