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山区桃源街道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主动谋划、积极协调,推动市、区多个部门联动,通过系统性推进大学城片区非机动车道建设与交通隐患整治,全力贯通安全、绿色、人文的“三城融通”新廊道,让片区慢行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切实提升了高校师生和周边居民的出行安全感与满意度。
据了解,南山区桃源街道大学城片区慢行系统改造已完工,新增机非共板非机动车道约3.25公里,基本实现慢行网络贯通,建设成果斐然。“以前送孩子上学总是提心吊胆,现在有了专用车道,安全多了!”平山学校学生家长刘女士表示。哈工大(深圳)一名学生也称赞:“现在从宿舍(校外)到教学楼可以一路骑行,不用再和机动车抢道,方便又安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人车混行”现象,实现了大学城与平山人才小镇的便捷慢行联通,同时,该项目衔接大沙河生态长廊和环西丽湖碧道,形成一条贯穿校区、社区、景区的绿色廊道,助力打造“骑行+步行+休闲”一体化的低碳生活模式,进一步促进高端人才聚集与产城融合发展。
2025年初,桃源街道在道路交通安全排查中发现大学城片区存在“人车混行、机非争道”等突出问题,随即牵头组织多次实地调研,与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现场办公,多部门反复研讨,系统提出在丽山路、平山一路、平山二路等路段建设机非共板型非机动车道,切实保障非机动车路权。在街道的积极推动下,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高度重视,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交通流量监测与居民意见征集,将该项目纳入南山区交通综合治理第二批项目,由专业设计单位因地制宜制定设计及实施方案。
此次慢行系统改造打破“一刀切”模式,针对不同路段特点,实施“一路一策”精细化改造:在平山一路,通过取消两侧宜停车泊位腾出空间,并在平山学校路段采用划线式非机动车道,最大限度保障学生通行安全;在丽山路,将原双向4车道调整为双向3车道,为两侧增设护栏隔离的非机动车道创造条件,同时改造坡道20余处,增强行车舒适度;在平山二路,破除北侧部分老旧人行道,采用压花混凝土重新铺装,同步拓宽非机动车道,实现人非分离。此外,桃源街道还协调推动交通设施及人行道提质工程,完善道路标志、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升级改造现状老旧人行道,让道路通行更顺畅安全,全方位提升居民出行体验,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桃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用心倾听群众声音,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以“三城融通”为引领,持续推进交通治理、环境提升、服务优化等工作,努力让桃源街道成为宜居、宜学、宜业的美好家园。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