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东纵主题音乐剧《东江说1938》在东莞首演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石碣宣 文/图
09-05 22: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4日晚,首部东纵主题音乐剧《东江说1938》在玉兰大剧院首演,“热血东江 澎湃潮歌”东莞市第六届东江文化艺术节也由此拉开帷幕。

作为东莞城市艺术品牌《东江说》的第四部大型演艺作品,音乐剧《东江说1938》是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也是“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指导,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石碣镇人民政府、广东友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推出。

作为首部讲述东江纵队抗战故事的音乐剧,《东江说1938》汇聚了国内顶尖艺术创作团队。由著名导演周军执导,南方歌舞团演员张朝夕等担任主演,知名舞美专家李金哲、声乐指导李振华等组成实力班底。由全国著名军旅词作家车行、国家一级作曲家崔臻和联手打造音乐,为观众带来极致视听体验。

舞美方面,多媒体影像技术与写实布景相结合,生动再现1938年前后华南城乡的历史风貌,展现残酷的战争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

主题曲《纪念碑》以干净童声演绎,激荡心灵,令人热血澎湃。《把泪水流进思念里》《欠爸爸一辈子》《给战争画个句号》等多首贴合剧中人物的歌曲,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旋律和直击心灵的唱词,让慷慨的家国情怀与感人至深的亲情不断交织,触动观众心灵,引发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首演当晚,主办方还专门邀请了90位东江纵队后人以及东莞退伍老兵代表前来观看。东江纵队后人表示,很高兴看到当年父辈的抗战故事能够以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东江说1938》在音乐旋律、戏剧张力和舞台呈现上都非常精良,通过这部剧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那段烽火岁月。

首演活动期间,东莞还举行了《东江说1938》专家座谈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金旭庚、副主席杨晓、秘书长陈亮,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舒晨、广东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杨湘粤、岭南音乐杂志社执行主编朱明、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秦川、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张毅然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和《东江说1938》的主创团队一起,就《东江说1938》的艺术呈现、红色文化的艺术升华等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对《东江说1938》首演给予高度评价,期待该剧能在未来持续上演,继续打磨,成为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艺术性的原创音乐剧。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加强全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规划引导,持续打造“东莞创作”品牌、“文艺矩阵”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品牌等,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东江说》作为东莞城市艺术品牌,在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市文联、石碣镇人民政府的共同打造下,以水为脉、以江为媒,连续几年推出多部文艺精品,成为讲好莞邑故事、传播东江文化的重要品牌。

音乐剧《东江说1938》在运作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化合作”的全新模式,由广东友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资出品、政府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这种创新尝试为音乐剧的运作探索出一条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东江说》艺术品牌注入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东江说1938》的演员中大多数是本土青年文艺人才,主办方希望通过该剧的创排带动本土音乐剧人才成长,展现“文艺矩阵”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的建设成果。

崔臻和表示,从《东江画廊》到《遗韵写生 臻和新乐》再到《奋进的号角》,《东江说》的主题和艺术形式一直在不断创新,此次的《东江说1938》更是采用了融音乐、戏剧、舞蹈等于一体的音乐剧形式,用现代舞台技术和表现手法,将红色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石碣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