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目录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参观者。一批抗日将领和爱国人士后裔聚集于此,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一起回顾抗战时期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滞留港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东抗日游击队和深圳人民,紧密团结、排除万难,护送包括茅盾、邹韬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内的800多名进步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及其家属,以及国民党驻港人员和外国友人,冲破日军封锁线,从香港撤离至大后方,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其间,无一人被捕,无一人牺牲,是为“胜利大营救”,并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上官文复)

抗日将领和爱国人士后裔来访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09-03 09:25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姜鑫 杨浩翰
近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目录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参观者。一批抗日将领和爱国人士后裔聚集于此,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一起回顾抗战时期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滞留港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东抗日游击队和深圳人民,紧密团结、排除万难,护送包括茅盾、邹韬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内的800多名进步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及其家属,以及国民党驻港人员和外国友人,冲破日军封锁线,从香港撤离至大后方,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其间,无一人被捕,无一人牺牲,是为“胜利大营救”,并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上官文复)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