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枫 31岁,深圳市福田区应急处置大队下梅林南分队队长,荣获莲花街道首批“莲花好人”称号。
“0.76平方公里不大,守护好这里每一户的平安,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安心成为一种常态。”这朴实话语的背后,是福田区下梅林南应急处置分队队长郑王枫及其队员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以实际行动将“安心”二字锻造成最坚实的承诺,成为守护这片城中村不可或缺的力量。
火场逆行,以速度和专业守护平安
“作为莲花街道的应急前哨,我们始终以‘1、3、5’标准严格要求自身:1分钟出警、3分钟到达现场、5分钟控制初期灾情。”这句承诺的背后,是郑王枫和队友们的全情守护。
8月7日22:05,布尾村134号对面的富锦路充电站突发惊险一幕: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单车电池舱突然自燃爆炸,浓烟迅速笼罩了整个充电区。如果火势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蔓延至正在充电的多辆电单车,甚至可能波及旁边的居民楼。
接到居民报警后,郑王枫带领队员1分钟内迅速出警,3分钟抵达现场,第一时间展开灭火作业,5分钟内成功控制火势。在水枪的压制下,明火迅速被扑灭。随后,队员们将电池取出泡在盐水中,彻底消除隐患。郑王枫解释道,“燃烧过的电池取出后必须泡进盐水,否则可能会复燃。”专业而冷静的处理,避免了一场可能蔓延的火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涉事电单车车身完好,仅电池损坏,最大程度降低了居民财产损失。
今年夏天,布尾村一栋居民楼六楼窗口突然涌出滚滚黑烟。警铃响起,郑王枫和队员们如离弦之箭,1分钟内集结出警。“当时住户不在家,但家中有宠物。”郑王枫回忆道。浓烟与高温中,他们破门、探路、出水枪,动作如行云流水,火势很快被控制,未发生蔓延。
最让郑王枫难忘的是一次特殊的高层救援。当时一栋居民楼14层起火,郑王枫带领队员前往支援,得知16楼一位百岁老人因烟雾而呼吸困难,急需救援。他们二话不说,穿戴着重达四五十斤的装备,背着空气呼吸器徒步上楼,汗水浸透了战斗服。
来到老人家中后,因其年岁已高,郑王枫没有贸然背其下楼,而是为老人戴上呼吸面罩吸氧,并耐心安抚:“您放心,有我们在,没事的。”老人急促的喘息声渐渐平复,眼中的恐慌化为信任。很快,楼下的火势得到了控制,老人也转危为安。
“我们快一秒,危险就少一分;我们专业一分,安全就多十分。”这朴实的话语,正是这支应急铁军最真实的写照。在0.76平方公里的战场上,他们用专业与担当,为辖区居民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安全屏障。
从青涩新兵到队长,以专业铸就信念
“速度和专业不是偶然,是千锤百炼的必然。”从青涩新兵到应急先锋,郑王枫用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应急人”。
2016年,怀揣报国理想的郑王枫从湖南老家来到广州参军入伍。两年军旅生涯锤炼了他的意志和体能。2018年退伍后,他选择来到深圳,加入下梅林应急管理系统。2020年,下梅林南分队正式成立,郑王枫成为第一批入驻队员,站在了新起点。三年后,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他接过队长使命,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分。
走进下梅林南分队,装备器材整齐排列,每样设备都保持在最佳状态。“我们每天早上都会检查装备、发动车辆,水箱要一直保持满的状态。”郑王枫介绍说,分队的消防车配备两吨水箱,能够满足6到8楼的灭火需求。
▲郑王枫向记者介绍消防车车载装备。
“我们站总编制15人,目前14人,最小的队员22岁。”郑王枫带领的是一支以退伍军人为主的队伍。每天清晨天微亮时,分队门口已响起训练的口令声。水带连接、高空救援、体能强化……每周还要与中队开展两次联训,每季度接受区应急管理局考核。
“我们追求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不断磨合,让每组队员都能像一个整体一样行动,这才是最有效的守护。”福田区应急处置分队2023年终比武团体一等奖、福田区2024年专兼职消防队伍消防应急技能比武竞赛安全应急分队第一名……分队会议室里的奖杯、奖牌和锦旗,无声地诉说着这支队伍的卓越表现。
“仅2025年,我们已完成365栋建筑实战演练全覆盖,其中布尾村177栋、梅富村122栋、新狮村66栋,确保每一条巷道、每一栋楼宇都纳入应急防护网,不留安全死角。”郑王枫介绍说,分队的执勤范围覆盖三个城中村,楼宇密集、巷道狭窄,对消防应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辖区的熟悉,几乎成为郑王枫和队员们的一种“肌肉记忆”。
0.76平方公里、三个城中村的每一条窄巷、每一个消防栓、每栋楼有几层,他们都了然于胸。“有些狭窄的地方车开不进去,熟悉道路的消防车司机就会停在最近的地方,方便我们能尽快带水枪跑进去。快一秒,就可能多一分安全。”
“‘莲花好人’荣誉,属于每一位队员”
在社区居民眼中,郑王枫和应急队员们就是大家的“定心丸”,“知道分队就在旁边,心里特别踏实,晚上睡觉都更安心。”
在梅富社区的日常里,应急分队的工作远不止于救火。摘马蜂窝、救助被反锁孩子、暴雨中疏通下水箅子……他们是居民眼中的“万能帮手”。
“应急处置从不是单打独斗,离不开每位居民的支持。”针对城中村特有的安全隐患,如电单车充电、楼道堆积杂物、厨房“烧干锅”等险情,分队与社区紧密联动,张贴宣传海报、定期组织消防演习、三个村轮流开展实战培训。
▲郑王枫团队在日常训练中。
暑期,消防站开放日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第二课堂”:在这里,郑王枫为孩子们讲解车辆及随车装备使用方法、灭火器操作技巧和基本防火用电常识,还让他们实操体验。
8月21日,在福田区莲花街道精神文明大会上,郑王枫获得首批“莲花好人”荣誉称号。对此,他将荣誉归功于整个队伍:“‘莲花好人’这份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它属于我们分队每一个人。如果名额足够,每一位队员都配得上这份荣誉。”
“有我们在,可以安心。”从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到家长里短的邻里相助,郑王枫和队员们用日复一日的守护,将安全感刻入社区肌理,成为了“文明莲花”最坚实、最温暖的底色。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