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A股主要指数高开走高。
截至收盘,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收盘上涨17.6点,涨幅为0.46%,报收3875.53点,成交额12083.48亿元;深证成指收盘上涨132.8点,涨幅为1.05%,报收12828.95点,成交额15416.13亿元;创业板指收盘上涨66.24点,涨幅为2.29%,报收2956.37点,成交额7327.25亿元;沪深300收盘上涨26.95点,涨幅为0.6%,报收4523.71点,成交额7703.78亿元。黄金、CPO概念股集体大涨。
沪深两市成交额约27499.61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约483.37亿元。全市场3208只股票上涨、2086只股票下跌,其中122只涨停、7只跌停。
板块方面,有色·锑、黄金、有色·锌,贵金属、小金属、创新药、能源金属等行业以及概念涨幅居前;航天系、玻纤、民航、证券、非银金融、银行等行业以及概念跌幅居前。
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贵金属8.82%、珠宝首饰3.37%、能源金属3.05%、生物制品3.01%、医疗服务2.67%。
跌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保险-2.58%、航天航空-1.09%、证券-0.85%、航空机场-0.83%、银行-0.75%。
个股方面,“CPO三巨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及天孚通信再创新高;CRO、创新药板块拉升,华海药业、百花医药等多股涨停;存储芯片板块走强,兆易创新涨停;另外,保险板块走低,新华保险领跌;航天航空板块走弱,中国卫星跌逾7%;券商概念、机器人及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
机构观点: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上半年国内医疗设备招标需求已呈现恢复趋势,预计下半年业绩有望逐步修复。耗材使用需求与国内患者诊疗需求直接相关,整体波动相对较小。众多头部医疗器械公司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投入,上半年渠道并购速度明显增加,上半年大部分企业海外市场增速远高于国内市场,部分头部企业海外占比逐步超过国内。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当前市场交易情绪已进入过热阶段,抱团倾向愈发明显,需注意交易结构恶化。总体来看,TMT板块拥挤度虽未见顶,但已接近预警线,市场交易结构恶化需要重视,消费、周期等低热度板块可能在下一阶段的行情中拥有更高性价比。A股25H1营收及净利同比转正,盈利周期拐点清晰,企业步入温和复苏通道,市场资金从避险逐步转向攻守兼备,青睐稳健型与成长性资产。长期趋势仍未改变,最优的策略是切入低估值消费与周期板块,如大消费、有色、新能源等。重点关注:大消费、新能源、非银、创新药、TMT、有色、卫星互联网。
(综合来源: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金融界)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